即位,封胜仲为通奉大夫,自江阴迁平江,后举家移居湖州,时胜仲五十七岁,历任湖州知州,官至从三品的正议大夫。南宋绍兴元年,即公元1131年,乞骸骨,朝廷先后加封为丹阳郡开国伯、开国侯、开国公。南宋绍兴十四年,即公元1144年,无疾而终,正寝于湖州,年七十三岁,谥文康,次年九月,子立方奉灵柩归葬于江阴花山。胜仲,任京官二十载,地方任职二十六年,历任太学副正长官、兼任礼部试考官、太子府学官,以文学闻于士大夫,所著的《丹阳集》二十四卷、《丹阳词》一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葛胜仲之子葛立方,字常之,号懒真子,南宋诗论家、词人。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于世,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南宋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中进士,历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吏部侍郎,后因忤秦桧罪出知袁州、宣州,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即公元1156年,辞官归隐,卒于南宋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
立方,与父胜仲齐名于世,现有词四十首传世,多为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所著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现已失传,有《归愚集》、《葛立方诗话》(又名《韵语阳秋》)传世。《葛立方诗话》,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
葛立方生三子,葛郛、葛郯、葛邲,皆为宋代儒学名家。
葛立方之长子葛郛,淳熙年间,以朝奉郎通判镇江府,著有《载德集》。
葛立方次子葛郯,字谦问,绍兴二十四年,即公元1154年,中进士。乾首七年,即公元1171年,任常州通判,后调守临川,任太守,著有信斋词一卷,淳熙八年,即公元1181年卒。
葛立方三子葛邲,字楚辅,南宋左丞相,亦为南宋著名文学家。南宋绍兴五年,即公元1135年,葛邲就出生在这个五世登科第的书香门第,祖父葛胜仲泰常侍卿,国子祭酒,著有《丹阳集》24卷传世;父葛立力礼部侍郎,著有《归愚集》、《韵语阳秋》、《方舆别志》等144卷。葛邲自幼受儒雅之学熏陶,博学多才、聪慧过人,少时以祖荫受建康上元县丞。建康上元,就是今天的南京江宁,此时金国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金兵来犯,宋高宗想再次逃离临安府,时局混乱,人心惶惶,然葛邲沉着冷静,把上元县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