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办的井井有条,朝廷留守张浚、王纶为之奇,自此对葛邲另眼相看。
宋孝宗隆兴元年,即公元1163年,葛邲高中进士,成为国子博士,在论州官受纳及鬻爵之弊时,葛邲观点独到,宋孝宗甚喜,特奖谕,授著作郎,后又升正言官,掌规谏,谏官生涯十余载自此始。乾道八年,即公元1172年,宋孝宗出《梅花诗》命奉和,并亲书“安遇”两字赠赐,论葛邲事皆切中时弊,朝廷授予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淳熙十三年,即公元1186年,葛邲升刑部尚书。
宋孝宗执政的27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天下安乐,国力强盛,曾力图恢复中原,南宋进入一个相对兴盛时期,史称“千淳之治”,这除了宋孝宗本人励精图治外,与葛邲等众多贤臣的辅佐密不可分。
绍熙元年,即公元1190年,宋光宗受禅。宋光宗与父宋孝宗不和,父逊位后,光宗久不探,然对葛邲治国之才,宋光宗甚为器重,继位之始,就任葛邲为参知政事,葛邲力谏宋光宗,劝他守祖宗法度,进荐人物,谏言曰:“正风俗,节财用,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宋光宗采纳了这些谏言,并嘉奖葛邲,擢升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在职三年,升迁右丞相,后又任左丞相。葛邲以魏征为范,怎奈,魏征常有,而唐太宗不常有,谏多帝烦,未满一年,被调任观文殿大学士,时朝廷精简,倡以大兼小,葛邲乃迁建康府兼知府。
绍熙五年,即公元1194年,时任太上皇的宋孝宗大病。见父病,光宗未允太医医治,父驾崩,光宗不服丧。于是众大臣经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让位于太子赵扩,赵扩即为宋宁宗。
庆元元年,即公元1195年,宋宁宗任命葛邲兼绍兴知府,凡政令施行、钱谷、刑狱之事,事无巨细,必过问之。后,朝廷召葛邲改兼福建道,时葛邲花甲过半,行途风餐,跋涉露宿,终患疾,乞骸骨,加太子少保。庆元六年,即公元1200年,葛邲卒,朝廷赠太子少师,谥号文定,配享光宗庙庭。
葛邲之事,《宋史》有载,从宋高宗时县丞做起,后辅佐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帝,一生为官近四十年,官拜左丞相,为国为民,兢兢业业,居功至伟;葛邲为官廉贤,亦为南宋时文学之大家,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著有《文定文集》六百卷、《词业》五十卷传世。
江阴葛氏,自葛密始,历书思、胜仲、立方、邲,五世登科第;胜仲、立方、邲,三世掌词命;邲,一人位极人臣。葛密之兄葛宫,葛立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