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江阴葛氏世家第六(2 / 5)

大葛史记 华兮宁3 3963 字 2021-06-07

葛宫官至秘书监、太子宾客,宋英宗治平年间,转工部侍郎。宋神宗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葛宫卒,著有《青旸集》二十卷传世。

葛宫之弟葛密,亦为葛涛第五代传人。葛密生卒年不祥,北宋进士,光州推官,官至太常博士。豪民李新杀人,嫁祸给邑民葛华,并买通了葛华之逆子作伪证,官府将葛华收监入狱。这豪民、邑民又是什么意思呢,豪民指地方上无官职,但有财势,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邑民,指州县的百姓。葛密得知实情后,派人将李新关入大牢,同时将葛华无罪释放。朝廷赏赐,葛密辞而不受,对州使说,能使案件真相大白就行了,这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葛密天性恬静,曰:“俟罪疾、老死不已而休官者,安得有余裕哉。”年五十即乞骸骨,闲云野鹤,书案飘香,号草堂逸老,平生诗慕李商隐,著《西昆高致》,年八十四乃终。

葛密之子葛书思,生北宋天圣十年,即公元1032年,字进叔,幼聪慧,善攻读,通六经,北宋熙宁六年,即公元1073年,中进士,任睦州建德县主簿,当时父亲葛密年老,书思欲辞官省亲,父亲不允,书思曰:“曾子不肯一日去亲侧,岂以五斗移素志哉”,乃未赴,侍亲十余年,足见其孝。旧职同事上表朝廷赞其孝,被表为泗州教授,书思以父年迈不就,父不忍乃与之行,书思从父意,乃出任新市镇监官。父卒,哀痛守孝,盛暑骨立,不忍去冢舍。守孝期满,又历封丘主簿、涟水县丞。当时,兄葛书元任望江令,与他同隶属于淮南监司管辖。监司,为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有舍兄(自家兄弟)写了推荐信让他署名举荐,又移书至兄长书元处,书思不同意,就把信封好退回。后来,书思官至朝奉郎,于是效其,早辞归隐,宋徽宗崇宁三年,即公元1104年,年七十三乃终,谥清孝,著有《安遇集》十卷,因曾孙葛邲的功名,封温国公。

葛书思之子葛胜仲,字鲁卿,生于北宋咸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聪慧过人,九岁能文,文中常妙语惊人,父请师教之,胜仲认为先生才在自己之下,就把自己所写文稿拿给父看,父见妙语之文被先生圈圈点点多处修改,于是给胜仲更换先生。父与宾客谈文论诗,偶有遗忘,叫子来,胜仲对答如流,满座皆惊赞,自此,没有宾客至,父令胜仲至,侍左右。北宋绍圣四年,即公元1097年,中进士;北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北宋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胜仲封正四品的通议大夫。次年,靖康之变,北宋亡,南宋高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