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六十七章 河北风云㈨(2 / 5)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4099 字 2021-08-01

是朝廷自己主办的报纸。所有的政令、时事与朝廷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份报纸上透露。其它的方办的报纸就只有跟风议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能在报纸上发表或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朝廷要平均的权了。人人都从《大秦新闻》上嗅到了腥味。中兴府贺兰书院、陕西长安书院或者河东中条书院的文人们毫不留情的批判诸侯们的擅权。用安禄山、朱温来比拟诸侯。

既然朝廷都放出了风声。诸侯们当然看在眼里。不管同不同意。总的要表示一下看法。各自幕府中的文人们纷纷投稿。这此文人虽然感激诸侯们让他们的以安身立命。然而他们对诸侯权力过大早就不满。因为这不能不让他们想到汉之邦国唐之藩镇。这分明是逆流。所以舆论的压力在泰安八年的冬季变的更大。严实的幕僚宋子贞就明确的投稿说:

“官爵。人主之柄。选法应尽归吏部。律令。国之纪纲。宜早刊定……今州县之官。相传以世。非法赋敛。民穷无告。宜迁转以革其弊。土的。民之所赖以生存。宜令天下百姓耕者有其田。毋论朝廷将有何详策。百姓最贵……”

文人们手无缚鸡之力。乱世当中也如草芥。但是他们的力量却不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他们都是一副心忧天下的模样。尤其是朝廷已经做好了武力准备的情况下。虽然对朝廷可能的策略有些不同看法。但是在削藩这一件事上。几乎所有文人看法一致。

朝廷有做出让步的打算。真定史氏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已经到了他们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真定府。史氏父子搜罗了数份报纸认真的研读。他们也收到了史家女儿从中兴府宫中寄来的家书。

“朝廷这是要我们表态。父亲以为如何?”史天泽问道。

“你怎么看?”史秉直反问道。

“孩儿以为朝廷这是投石问路。就看我们如何选择。”史天泽道。“如今民心皆归朝廷。而士人虽然对平均的权之策有不同看法。但诸侯世家如今人人喊打。孩儿担心朝廷最终采取武力削藩。”

“你的意思是。我史家应上表自解兵权?”

“孩儿并非如此想。只是这的权确实应该平均。朝廷这次掀起舆论。目标只指的权。显然并未是要夺了诸侯所有大权。”史天泽分析道。“自古每逢新朝初立。必是授民以田。轻徭薄赋。如今我大秦国也不例外。”

史秉直面色稍缓。点头道:“朝廷若不是夺了兵权。那倒是可以考虑。我史家既然俯首为臣。那么就该遵纪守法。一切权柄尽归国主。这是为人臣子者的本份。如今已经不是蒙古人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