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恋术和qian绵等人的慷慨打赏)
一战进入1918年后,已经是最为艰难的阶段,无论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华工和其他殖民地劳工,都饱受战争的摧残。
这样旷日持久的战事,无论是在物资上,人员的损伤,还是人的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华工们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依靠,更是无以复加地受到欺压。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在国际舞台上说话直不起腰,说的话也是人微言轻。华工们对自己不公正待遇,没有投诉之门。
就是象文祥一样,把事实的真相和调查结果,呈报给中国驻法公使馆,中国驻法公使以国书的形式照会英法当局,这样的结果往往也是成为一纸空文。
可以想象一下,英法当局本来自身就已经是麻烦不断了,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可能是堆积如山,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排序的话,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事务,就是弄砸了也是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那么在排序的时候,肯定就会往后挪,事情往往就是在这样后挪的过程中不了了之。
而作为中国人,以前是过贯了悠哉游哉的生活,清朝后期,官场是更加地黑暗,这种大老爷的官场作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够把公文呈交出去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在遭到拒绝和不理睬的情况下,因为一种定式思维,认为西方人瞧不起中国人,成而没有了自信和勇气再去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也是造成事情得不到处理的中国自身的原因。
华工们的抗争完全是一种严重欺压下的本能反抗,而这些事件到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公文里,却变成了华工是无组织,无纪律,野蛮人和流浪汉,甚至暴徒。
而且许多的事件,华工们往往成为替罪羊的角色,一个不能发言,又处在弱势的群体,黑锅不放到你的身上,还能放到谁的身上呢。只有放到华工们的身上才最叫人省心,因为就是有怀疑,为了不让麻烦缠身,别人也是不会去追查什么的。
这些向上呈报的公文,之所以有这些指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英国和法国的华工管理者,在找借口推脱责任。这也是这些人惯用的伎俩。
如果把华工们说得一无是处,那么从意识形态上就已经断定所有事件一定是华工们惹的事。跟他们的管理好与坏扯不上关系,他们也就毫无责任可言。
他们的这些指责,完全跟市井里,村落中的妇人争吵是一种情形,妇人们都会捕风捉影地,毫无根据地用所有恶毒的词汇来诋毁对方,只要嘴里痛快,嘴巴怎么说得顺口就会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