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工们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除了工作环境恶劣,危险重重和不公正待遇之外,还要忍受另一种痛苦,那就是离乡之苦。
许多的华工不像文祥一样是孑然一身,他们许多的人在家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之所以应招到这里来,他们是因为生活所迫,有的人是受以前放洋能赚大钱的蒙骗,是怀着在国外能赚到大钱,好衣锦还乡。
来到法国之后,在恶劣的环境下,那种对祖国家人的思念就无以复加。所以家书成了他们表达这种情感的重要方式。
文祥在华工营里,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替华工们写家书。从法国发出的家信,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收信人的手里,到后来,有的家信在华工们返回自己的家之后才收到自己在法国写给家人的信。
尽管家信的路途遥远而漫长,但华工们还是热衷于把家信一封封地发往中国。因为每天都在经历许多未知的危险,谁也不知道明天自己是否还有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家人留下只言片语。今天写了,至少在自己的心里会少了一些遗憾。
一个叫徐保财的华工,要文祥代写的家信给文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保财也是威海卫人,是威海卫一个叫福德庄村的人,对福德庄村,文祥比较熟悉,徐保财一说起他们村的一些地名,文祥还能依稀地记得。
因为文祥在老叫花下面做徒弟的时候,老叫花就带着他和师兄在福德庄村呆过一段时间。福德庄村一个地主家有一只大黄狗,非常凶狠,其他的村民都很忌惮它,在小孩子哭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要大人一提起大黄狗,能立马止住孩子们的哭。
老叫花瞄准了这条又大又肥的大黄狗,为了弄到它,老叫花是没少下工夫。首先他派师兄朱长林带着骨头之类的东西去和大黄狗联络感情,朱长林抛过去的骨头大黄狗根本就不理睬,那样子好像在说,看你个小样,这样的东西也想来挑逗我,那都是我吃剩下的。有两次,朱长林还差一点被大黄狗给咬到了屁股。不是爬树爬得快,吃肉的不是人,而是狗了。
被大黄狗吓了两次之后,朱长林再也不敢去了,眼看这个大黄狗就要泡汤,老叫花豁出去了,跑到镇上去买了一些肉来,文祥和师兄开始还以为师父买肉回来是改善生活,没有想到,老叫花却说是喂大黄狗。
当时的文祥和师兄都不理解师父,难得买来的肉怎么拿去喂狗,师父说了一句,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是一条大黄狗的肉多,还是买来的肉多。
这次老叫花亲自出马,姜还是老的辣,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