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双株之姐姐篇 三(1 / 3)

?大家在妈妈沈玉燕的憧憬下,想象着自己的未来。特别是李念慈,听说将来能当老师,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格外的高兴。但是只有沈玉燕心里知道,前面的路太长太难走了,并不会这么容易的。李家的辉煌成为了大家的拖累,过去的成果成为了影响大家未来的“催命符”。只要他们不和过去断绝关系,只要他们还是李家的孝子贤孙,他们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不过沈玉燕不希望孩子们为了过好日子忘记自己的祖宗和过去,这不是沈玉燕孩子能干出来的事情。

沈玉燕几乎没想到,大生产、大革命来的这么快。沈玉燕已经着手准备将自己一步一步公有化,李家名下的工厂几乎已经全部贡献给国家。所有的店铺也一一交给街道和政府。自己每天带着孩子们上工厂上班,不但不领工资,而且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李家只剩下了一所房子,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古董而已。没想到依然被盯上了,上|海某组织宣布李家的房子是逆产要没收,家里的古董是罪证,不但要没收而且要追究到底。命令沈玉燕一家人在天黑之前彻底搬离李家。李家的一切完了,什么也没有了,沈玉燕多年来的辛苦也白费了。

一路风餐露宿的大家,几乎以龟速来到沈玉燕的家乡。不光光因为在路上孩子的爸爸李家三少爷李宝云又犯病了,也不只是因为五少爷李宝根拖累了行程,因为有更多的问题困扰着他们。首先是吃饭问题,这么多的孩子和大人,谁也不能不吃饭。沈玉燕他们被赶出家门的时候,只须带一些随身衣服,贵重首饰和现金都不准拿。再说就算首饰拿出来了,也不能和饭店换成现金吃饭。全国各地都在镇反,严厉打击流窜地主和特务,这些首饰要是拿出去的话,他们一家人马上会被抓起来。唯一的一点点现金,也是一个好心的上|海市民为了报答沈玉燕抗日时期的恩德,从家里用手帕抱着偷偷丢给沈玉燕的。可好心的老市民忘记了一件事情,丢给沈玉燕的都是一些毛票,加起来不到十元新币,而且忘记给最重要的粮票了。当时国家实行粮票制度,吃饭不但需要付现金而且需要付粮票。没有粮票就对于不能进饭店吃饭,不能到国营单位买吃的东西。

这并没有难倒沈玉燕,沈玉燕是什么人,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倒下,不会被这种小事情难住。她要李念慈看住大家,在她没有回来之前不得离开和走散。而她换上一件李家佣人曾经穿过的衣服,夹着一块没有用过的毛料布去换来了一大袋面粉。监视他们一家人离开李家的战士,不是上|海本地人,不知道什么布料值钱。沈玉燕偷偷将几块值钱的布料藏进了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