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为而不为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带有传奇色彩,周边的诸侯国都有传闻,鲁庄公当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肠子都悔青了,肚子都气破了。后悔没有听施伯的话,结果上了齐国的当。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是谋士没提示,就是你不采纳。鲁庄公不生自己不听谋士话的气,而是生齐国欺骗他的气。于是就一边调整治国方略,取信于民,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一边增兵扩军,操练兵马,计划攻打齐国,报乾时大战的仇。
这边鲁国兵马一动,那边齐国就得到了情报。齐桓公对管仲说:“孤即位不久,鲁庄公就和我过不去,还要进攻齐国。我不能让他欺负到咱们家门口,想主动进攻鲁国,你看如何?”
管仲说:“现在齐国刚刚稳定下来,需要休整兵马,恢复实力,不宜远行作战。”
齐桓公说:“我咽不下这口气。相父就在家落实富国之策,我去打鲁国。”于是就拜鲍叔牙为将,领兵进入鲁国腹地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一带。
鲁庄公找到谋士施伯,说:“齐国欺人太甚,无故打到我国境内,我们怎么办?”
施伯说:“战争不可避免了,我们必须迎敌。乾时之战我们之所以败绩,不是我们的兵马不强壮,就是没有讲究战略战术,缺乏谋略。”
鲁庄公说:“你去和我一同打仗如何?”
施伯说:“我对兵法研究的不深,没有必胜的把握。臣认识一个乡间士人曹刿(gui),这个人熟读兵书战策,头脑聪明灵活,可以请他做军师,能够战胜齐军。”
鲁庄公有了乾时之战的惨痛教训,认识了谋士的重要性,听说是一个乡间高人,就决心起用。迫不及待地对施伯说:“你就赶快把他请来吧!”
施伯立即动身去请曹刿。曹刿是齐国东平人,虽然身居乡野,但是心怀天下,长勺之战之前,齐鲁打了好几次仗,都是鲁国失败,听说齐国打到了长勺,大夫们拿不出退敌良策,曹刿非常着急,就要主动去拜见鲁庄公。一位乡亲对他说:“怎样打仗由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们去谋划,你一个吃素的去参和啥?”
曹刿说:“那些天天吃肉的人目光短浅,关键时候没有谁能拿出高深透彻的真知远见。”
这时恰巧施伯来请,曹刿就到了都城,进入宫殿,见到鲁庄公。谈起这次长勺战役,曹刿就问鲁庄公:“人民凭什么跟着你去打仗?”
庄公说:“得到的衣服食物是安定生活的必需品,我不敢独自享用,必须分给他们。”
曹刿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