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地方经济危机(3 / 6)

海上马车夫 巡洋舰 5263 字 2021-06-07

风,当澳大利亚的羊毛大规模进入国内后,刺激着国内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大量的纺织产品进入市场,价格越来越低廉。原本很多国内家庭奉行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方式,对着纺织品价格的暴跌,这种个人纺织物品迅速被排挤出市场。

而以前的国人的男耕女织生活方式中,耕作一项已经换成了奴隶,大量的奴隶从事农场、牧场以及其他工作,国人都摇身一变当成了地主。

这样一来,支撑中华帝国传统的封建制经济迅速被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经济所取代。

在帝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以海上贸易和造船工业带动工商业高速发展。而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奴隶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那里地广人稀,大面积的耕地、牧地和深林需要开发,因此大量的奴隶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庄园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西部和北方的原料源源不断的输送至东部和南部工业区,促进帝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华帝国政府耗费巨资修建的战备公路网是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第一功臣,通过公路网,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农牧林业产品才能够快速进入东部和南部的工业发达地区,换取资金。

然而,比起海运,帝国的公路运输成本还是过高。随着东部和南部工商业高速发展,对于工业原料的需求成指数上升,依赖国内供应已经远远不够,且成本高。

因此,工业原料开始从殖民地大规模的进口,其中重工业原料基本上从墨西哥运来铅、白银,从吕宋运来的硝石、铁矿石等。轻工业原料基本上采购自夏威夷的蔗糖、巴布亚的香料、台湾府的生丝,缅甸越南的玉石原料,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等。

由于中华帝国的殖民地奉行奴隶制度,因此殖民地经济亦是以奴隶制经济为主。大量的奴隶劳作的矿山、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等种植园经济区生产出大量的廉价的原料,这些原料基本上都是向国内输送。

这样一来,帝国工商业最繁华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可以直接从殖民地获得更加廉价的工业原料,从而造成帝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大量种植园出现亏损情况,甚至很多原料滞留无法运出去。

殖民地的廉价原料冲击着帝国国内的种植园经济,很多省份的参议员已经就这个问题提交地方议会审议,并上报中华帝国上议院知晓,帝国内阁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大臣顾明哲最近已经被一连串的经济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帝国政治清明,军力强大,因此内阁从不担心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