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6)

凡透过智慧判断,冷静观察,确知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脱者,方去接受、相信,称为智信。梁启超尝言:‘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非但不认同迷信,且鼓励以理性探索质疑,此种宽容大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便是智信的表征,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3、常见的误会

常有人看到寺院供养佛菩萨形像,就认为佛教崇拜偶像,看到佛教信众到寺院烧香拜佛,就斥之为迷信活动。故有必要对这种误会予以澄清。”

孙南问:“供养佛像的意义是什么呢?”

法师说:“佛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已经不在这个世界,只好用雕像、彩画等形象作为纪念和恭敬的对象,不是把他当神明来供奉。

我们供养佛像,绝对不是崇拜偶像。佛教所造的这些像,无论是铸造的、泥塑的,还是彩画的,都是在提醒我们的正念(用正确的念头,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释迦牟尼佛的像提醒我们‘仁慈、清净’。梵文‘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寂灭。我们见到这个像就想到:我要以慈悲心待人,我要修自己的清净心,清净无染。观音像代表‘大慈大悲’,提醒我们要有慈悲心。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是提醒我们要孝敬。听到这个名号,见到这个形象,就会想到经典里面的教训,用意在此地,哪里有迷信呢?"

孙南问:“我经常去庙里,但很多事都不明白,您给我讲讲庙里的各种建筑的含义?”

法师说:“庙里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个建筑就是天王殿,当中供着弥勒菩萨。看他那笑眯眯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教给我们,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

旁边的护法,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

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持国天王教给我们这个事理。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天王告诉我们: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

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