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笑道:“这铁盒里面只怕也不会有什么东西。”说着打开铁盒。众人的目光都聚焦着铁盒上。借着烛火的微光,里面果然空无一物。众人你看看欧文,我看看你,神色都都讶异。
却听润林突道:“佩服,苏大人果然慧眼如珠。这铁盒便是我刚才扔进坑里的。根本没有什么藏宝图,只是我跟大家开的一个玩笑而已。”
众人怒目瞪视着润林。连宝山也感到受了蒙骗,满脸怒容。
润林却不为所动,续道:“大人面前,小的不敢诳论。日间,净安大师已跟苏大人讲过了钱家宝藏的故事。还提到二十年前,杭州府有人寻得宝藏。大人可知此人是谁?”
苏轼早已猜到,却道:“愿闻其详。”
润林朗声:“便是家父。”众人本来早知道这一节,但戚润林亲口在苏轼面前说出来,还是吃了一惊,一时都不知道润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苏轼仔细打量起戚润林,心中暗道:此人确是不简单啊。
润林对众人的反应似乎很满意,道:“二十年前,正是家父在山中采药时,无意间撞破了这个天大的秘密。拜上天所赐,我家也自此发迹,有了今日这般光景。”众人一声不响,凝视着戚润林。
“不过,几十年来,家父口风很严。从未向任何人吐露过关于宝藏的只言片语。即便是对我们兄弟俩,也从未吐露过半个字。想来,家父是怕我们知道了秘密,招惹杀身之祸。不过,昨晚家父却不得不将这个秘密吐露给了我们兄弟。”
净安担忧地问道:“令尊是老衲的故友,戚老先生偶染贵恙吗?”
润林黯然道:“昨夜,家父仙逝而去,临终前将这个宝藏的秘密交给了我。大人请看,这本经书就是寻找宝藏的关键所在。”从怀中取出经书,“宝藏就藏在这其中,只要解开经书之谜就能找到宝藏。”
众目齐盯着经书,神色各有不同,有的疑惑、有的垂涎、有的愤怒、有的淡然。
润林又道:“家父原本将这经书留下来,是要我们兄弟俩继承这宝藏。不过在下也想过,这宝藏本非我家之物,能偶遇已是极难得的缘分。要想永远占有却是不妥,何况我们家也并不缺钱,家父勤苦半生,为我兄弟俩置下偌大的家业。只要勤守这份家业,我兄弟俩也温饱有余。人再富有,吃的不过是一碗饭,睡的不过是一张床。古人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宝藏对我兄弟只怕也并非有什么好处,说不得,到最后还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今日苏大人在场,众位朋友做个见证。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