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自己下场会惨
“忍忍,明年春闱大考后,我们就能去细柳营”郭虎禅看着苦着脸的苏文焕,说起来刑国公对自己这个嫡长子还真是严厉得很
就郭虎禅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像苏文焕这样的开国功臣子弟,大部分都还保持着良好的传统,很少传出不好的事情,尤其是苏文焕这种日后要继承爵位的嫡长子弟,从受到的教育远不是严厉可以形容的
“还有六个月”算了算日子,苏文焕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些,六个月的时间忍耐下也就过去了
李林甫在边上,虽然想要插话,可是奈何没有太好的切入点,也只能在边上看着苏文焕拖着郭虎禅问东问西,而这时天气已经转入晚秋,虽然院子里颇为寒凉,不过其他同住地平时只能和苏文焕算是点头交的士子们都是很诡异地出来了,而且目光都落在了郭虎禅身上
拜骆宾王这位老师所赐,郭虎禅恐怕是太学历年以来,最受瞩目的学生,哪怕是过去的那些所谓十六七岁就能通过春闱大考的天才也无法跟他相比
算起来,郭虎禅如今也就十六岁不到,再加上又是因为宗室子弟的身份入读太学,放在其他士子眼里,也就是进来混个出身的,可是骆宾王收他做亲传弟子的消息一传出,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腹诽骆宾王这个太学令或许是老糊涂了,但是也有大把的人觉得郭虎禅就是不世之才
此时长安城里,太学的士子平时拿着自己的诗文当街而吟的事情也不算少,各种各样的诗会文会也多得很,虽说诗文不能定才,可是到了郭虎禅这种万众瞩目的程度,大多数人还是觉得郭虎禅就应该有些惊世之作,只不过郭虎禅到目前为止,别说什么诗文集,就是连诗都不曾见过
作为郭虎禅这个‘名人’的舍友,其他士子们或许心里嫉妒,但是多地还是想见识下郭虎禅究竟有什么不世之才,竟能让太学令破格收为亲传弟子,当然不少人心里是存着接近郭虎禅,来获得太学令的赏识这种目的
不过现在吗,这些人只是想知道郭虎禅在太学令的官邸里的经历,到时候也可以把听到的事情在外面吹嘘,而苏文焕如今拉着郭虎禅问长问短,自然是让他们一个个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
“走,去我房里,这外面风大”问了几句后,苏文焕看着平时那些一个个都见不到的舍友都露了面,却是一把抓着郭虎禅就往自己房间去,他对这些家伙没什么好感,整个精舍里也就李林甫还算让他看得过眼些
“李兄,不妨随我同去,我那里还有半坛好酒,一个人独饮无趣”李林甫本来也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