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祸临(1 / 5)

1768年:大恐慌 梁二叔 3692 字 2021-06-07

?

ads_wz_3x3_1;ads_wz_3x3_2;ads_wz_3x3_3;

天越来越冷,北风越来越大,整个临城县城里死气沉沉的。

老赵的生意也不大好做了,临城的城门关得早,开得晚,每天清早他赶着驴车去城外运水,他都要在城门下的寒风中苦熬一个多时辰,守城门的绿营兵打着哈欠,揉着眼睛走出城门口打开城门。

到茶馆里喝茶的人越来越少,后来连蒋捕头也不来了。群芳楼的大茶壶和鸿运楼的跑堂的每天还是很准时,他们那里的生意也不好做。两个人懒散地到了这里以后,胡乱闲扯些割辫子党的事,到茶馆喝茶的人少了,两个人枯坐一番以后,也是早早就散了。

这天中午,茶馆里空荡荡地没有一个客人。临近吃午饭的时候,老赵正在柜台后面枯坐着,这时候从门外面进来两个和尚。老赵看见两个和尚进了门,赶紧站了起来,他看这两个和尚面生,不是性海寺的僧人。他刚想要上去打招呼,忽然想起来县衙张贴的那些告示。老赵本来想招呼他老婆把这两个和尚打发走,可是两个和尚已经一前一后地进了门。

老赵为了实诚,平素也很少板起脸拒绝人,他只得脸上挤出几分笑意,硬着头皮,很不情愿地迎了上去。

进来的两个和尚一老一少。老和尚差不多五十岁上下的样子,四方脸,头大如斗,淡青的秃脑袋就跟去了蛋壳的卤蛋差不多,脑门子正上方点着香疤。老和尚进门后就两腿立正,双手合上,躬身施礼,嘴里喊了两声:“阿弥陀佛”。瞧着倒是非常专业。

年轻点的和尚就差些,二十多岁,长得尖耳猴腮,眼珠子滴溜乱转,左顾右盼地显得不安分。

两个和尚都穿着破旧的僧袍,脏兮兮的僧袍上补丁摞着补丁,有黄的有蓝的。他们两个身后还各自背着一个破包袱,手里都端着大号的古铜化缘钵。

瞅着两个和尚象是好久没有化到缘了,一脸的菜色,站在门口,经秋风一吹,瑟瑟发抖。老和尚进了门以后,走到离老赵两步远的地方,弯腰把要饭的钵放到地上,然后双手合十,可怜巴巴地说:“施主打扰了,我们是过路的僧人,路过此地,想乞点素食,请施主广结佛缘,造福积德,阿弥陀佛。”

老赵本想先看看这两个和尚的度牒,县衙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有登门化缘的和尚一定先看看度牒,如果没有度牒的,视同乞丐,一律赶出临城。

老赵看着两个人怪可怜,招呼和尚坐下,盘算着等和尚吃完饭先看度牒。他一边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