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侠客行 其三(2 / 5)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4061 字 2021-06-07

世时的盛景了,想要举义抗金,又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了……英雄既然识得先师,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这人一口说了许多,把“家底”都抖露出来,不知是他酒后放荡,还是本来真诚,待人从不弯酸隐瞒。

魏伯见他这般胸襟,毫无吞吐之态,心底好不佩服,叹道:“嘿!贱名不住挂齿,却不知你是否听过大宋忠义刀魏胜之名,那便是家叔了。我出生贫寒,也无师父调教,从未习过诗文歌赋,在家中排行老六,老辈人便已魏老六称呼。却不知好汉子道姓名谁?”

正在二人搭话之间,刘涣两个震惊,心中波澜翻滚,再也不能自己。

其一是:他从字里行间听了出来,“全真教”三字尤为清晰,难不成尽在这里遇到了前世敬仰的侠客来?此子定和王重阳有关系。按历史资料记载,史上却有王重阳其人——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立者,北宋末京兆咸阳大魏村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自呼王三或王害风。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金天眷初年应武选,中甲科。任气好侠,不治家业。

相传他四十八岁时于甘河镇遇仙,得修炼真诀,悟道出家,曾在终南山筑墓穴居,自称居处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抵山东,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传道说法……

由此来看此人定是“全真七子”中的一人,看他侠义举动,不知是不是丘处机?

其二是:他那姓魏的师父,从来不告诉别人他的真实名字,却在今日与一个第一次谋面的侠客说了出来……“魏老六”,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若是真,则自己在师父心目中的分量恐有不及,否则为何不早告诉他真名?若是假,则师父之城府实在不可斗量……

果然,那青袍人听闻,一个惊疑道:“你……您可是游侠魏老六?”

众人再听“游侠魏老六”之称呼,暗叹江湖上的事情,真他妈复杂。

魏伯哈哈一笑道:“想不到,江湖上的朋友尽给我安一个游侠的名称,实在是看得起我!”

那人道:“不敢不敢!前辈当之无愧!是不相瞒,晚辈便是丘处机,道号长春子。今日得见前辈,实在三生有幸!”

魏伯道:“无妨,想必是缘分使然,来来来,我给你引荐一干人等……这是我在鹅湖山时收的徒儿,姓刘名涣……”当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