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燕子回巢、书生离乡(2 / 4)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2877 字 2021-06-07

不满。大多议论,明明秋天才举行的乡试,安排到春季作甚?

也怪不得时人纳闷,而今时局“安稳”,朝廷“无难”,官家却偏非要这般折磨人,为了吃这碗饭,好多学子不辞幸劳,便在寒冬腊月就开始离家,连那除夕夜都未能与家人团聚……

纵然怨气滔天,可也无可奈何,学子们这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涣哥儿有喜有忧,喜的是他而今小有名气,总算做了几件大事的,其一是结交权贵,文章更被官家看重;其二是诗文传世,纵然是抄袭的,可能为这个时代做一点正能量的事情,他觉得责无旁贷,关键还做成了,比如三字经;其三是与武人厮混,“主义”得以伸张,比如特种战法;之后便是办报社、搞武器、兴‘时装’,都算初见规模。

忧的是,在平常的岁月当中,他开始被磨去了棱角,满面风霜,心中的信仰尽开始动摇!

还有一点是他很不满意,就是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发明”了这么多的玩意儿,却好像不曾给自己带来甚么财富,而今还是阆中羞涩,清贫得很,想要奢侈一番,也显捉襟见肘!

“哎,老子不要当大官也好,可有几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土地、二是钱财、三是兄弟、四是女人,这些东西当中,老子最差的就是钱财。看来经济问题永远都是大问题,特别是而今通货膨胀,总觉得钱不够用。没办法了,大环境嘛,且不知老子能不能改变这环境,可要想活得精彩,便是头破血流,也要去闯荡一番的!”刘涣飘荡在人群之中,默默地说出了心底话来……

春天的燕子度过大江大河,顺着风势,又来寻自己的温柔乡。看来大势不可违,天道不可变,万物生息休养,必沿其道其理,谁敢极端叛逆,都是粉身碎骨,不得好死。

那人呢,人是万物之灵,更要遵循天道,唯一不同的是,人懂得利用天道!可惜很遗憾,千百年来,有了人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不能停止贪婪,贪婪泛滥,必成人祸,人祸的后面,就是天灾……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刘涣发现一个问题,他觉得前世的“科学发展观”提得很好,可这东西本在千百年来的诗书圣言、典故经要之中早有提及的,偏偏没有人总结出来。既无总结,哪来的论断?于是乎那“指导思想”更是天方夜谭了!

“对的,这等好东西,应该被提及,应该用来警醒世人,更应该万世昌行,说不得,老子这次应试,就写这篇文章,换个说法,贴切现实,不晓得能不能打动‘上头’……哎,名声大了也不好,关键是起点高了些,若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