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野营(2 / 5)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3726 字 2021-06-07

长叹一声,道:“哎……想不到啊,我等本来要去寻访辛弃疾,却被辛弃疾赶走的贼子截了道,真是无巧不成书!对了……你作何打算,是要调兵调兵剿灭,还是要绕道而行?”

这赵汝愚是文臣,正如史浩对他的评价而言,他赵子直对于“兵家之事”当真见地肤浅。而今不过一股贼子,他动不动就调兵剿灭或是绕道而行,当真是两个极端,思维全放在了“子曰诗云”与“春秋大义”上了……

刘涣道:“恩师勿忧,弟子说过了,那伙人不过土鸡瓦狗之辈,再者有弟子在,定保你和国公无恙!还请放心则个。至于那调兵一事,我看不必麻烦了。绕道而行也不可取,毕竟这点微末困难就要逃避,一来不是弟子的脾性,二来有失‘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汝愚闻言稍稍愤怒,道:“哼!你才几斤几两,焉敢扬言护我等周全?你带着几人前去探路,每一次就丢失一人,第一次是丢失了鹅湖山的黑小子;现在又丢失了历城八兄弟中的老三……你还好意思说什么大话。”

刘涣觉得这赵汝愚的怪罪之话中,尽有丝丝的辩驳之意,不晓得他是信不过刘涣,还是怕刘涣涉险了。

一时间也不好去揣测,可面对自己心目中老丈人的略略惊慌失措,他还是要站出身来。

因为他明白,越是危难的时刻,越是要有人站出来,且不论能不能“力挽狂澜”,但有人出头,大家的心便能暂时稳定。

刘涣道:“恩师,你这可不对了。那黑小子我们已然找到的,他而今正去二龙山踩点;至于那老三,却是去林中打野味,还不是为了服侍赵国公。”他这厢可说了假话,那黑娃到底是生是死,他也不清楚呢,但能确定黑娃一定在二龙山。

汝愚一听,惊疑道:“你这话没有骗我?”

刘涣道:“弟子焉敢欺瞒恩师,那可是大逆不道的。”

汝愚见他真诚,心想大抵是有惊无险罢了。因为从二号和五号的脸上,能看出无比的自信来。他又正色看了一眼刘涣,道:“那依你之见,而今当如何处理?”

刘涣微微一笑,道:“恩师,弟子心中早有计划了。我们不如这般……”之后尽在赵汝愚耳边说起悄悄话来,旁人见状也不好问及,当下不知二人在说什么辛秘!

但却见得刘涣说完以后,那赵汝愚沉思片刻,呵斥道:“不行!绝对不行!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主!”说完转身背对刘涣,态度之决绝,无可厚非,不容多说!

刘涣却不死心,又围着他转悠,叽叽喳喳地说了许多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