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史浩(2 / 5)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3708 字 2021-06-07

在理论观点的辩驳上,半点台阶也不会给对方……倒不是气恼他,确实是怕他“过刚易折”。

这才佯怒着走了,去向皇帝陛下汇报近几个月来的工作,也好接了自己的另一个弟子赵挺。

可这次刘涣却大错特错了,正是因为他这句话,差点被被皇帝老儿砍了脑壳……

此处暂且不论,又说赵昚急传史浩觐见,左右传令之人自不敢马虎,快车快马地去唤那尚书右仆射史浩史大人。

史浩是个忠肝义胆、风尚高洁、政尚宽厚的政治家,词人。但凡此等人物,多多少少有些脾气,又有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招人喜欢,往往也招人讨厌。

他而今已过花甲之年,大抵六十五岁的样子,却比皇帝赵昚要大得多,一生之经历和学识自不肖说,故而很得赵昚器重。

曾记得,他辨赵鼎、李光无罪,又说岳飞久冤不白,应该为他们平反……赵昚都依他建议办理办理了。后来又为朝廷举荐过陆游和陆九渊等人才、真是个宽宏远见之人,其一生经历,怕是都用在了两件事情上,其一是国家社稷,其二便是诗词歌赋。

可惜而今垂暮之年,许多事情显得有心无力,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一辈人的身上……

听得皇帝召见,他并不感到诧异和惊奇,显得淡定泰然、老成持重。吩咐下人一声,换了朝服,整理一番花白的胡子,又用毛巾擦了微胖的脸庞,洗尽苍老的双手,才随车马赴了皇宫。

在史浩心中,君是君,臣是臣,纵然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也得尊重君王家。但其心中又是个极度有见地和坚持原则的人,只要一心为了大宋,站得正,便也走的直,从不惧怕尘世间的魑魅魍魉。

是的,他史浩尊敬君王,但并不惧怕君王。这不是叛逆,更不是二心,而是一个磊落光明、堂堂正正的赤诚君子。

到了赵昚官邸,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微微行礼,并没有托大。赵昚见他到来,心中忽地有了主心骨一般,显得精神许多。

“爱卿,有劳你了,快坐!”

南宋时期嘛,天子与士大夫的关系很微妙,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会无端抛弃谁。打江山治天下,都得大家“商量商量”,算是不可多得的“民主”了。

“谢陛下厚恩。”史浩的声音有些苍老了,但并无颤抖和沙哑,能为君解忧,精气神也一时间上了台阶。

“爱卿,此乃西湖刚出的‘明前茶’,茶农冒着纷纷细雨采来的,你且尝尝,看看是否和意。若是喜欢,朕这里还有许多,便拿一点回去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