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苦情戏(1 / 6)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4580 字 2021-06-07

?

刘涣师父临走之时,传了他一套拳法,唤作“太祖长拳”。这套拳法和前日所传刀法有相似之处,皆是大开大合,横扫千军的凌厉招法,攻防相接,拳势霸道,是短兵相接、赤手相搏的最佳法门。

传说这路拳法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编。又名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拳、太祖拳、赵家拳、赵门、太祖门,有的地方也叫红拳、洪拳、炮捶、赵门炮拳。到了明代,该拳法已名闻天下。并对戚家拳、太极拳、洪洞通背拳等拳种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又有“百拳之母”的称谓。

只是刘涣心中清楚,这拳法冠宋太祖赵匡胤为始祖,其实只不过是将赵匡胤当做了精神偶像罢了,具体是有谁所创,而今也不得考究。

到了夜里,刘涣忽然回忆起前世,他的公安朋友也曾教他打过一套拳法,叫做“擒敌拳”。他那时兴趣使然,也打得有模有样……

特别是而今,再也回不到过去,回不到当初的时候,他识海之中关于前世的记忆尤为重要和清晰,时不时地便在脑海里回旋。

刘涣暗想,“这太祖长拳是冷兵器时代的重扎拳法,但却也有许多不太合理的地方。关键是名声太大,家喻户晓,一般军队之中,更是人人会使会用。如此一来,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罢,他们还会不了解这套拳法么?宋人的本事被人家学去,总归不好……能不能让师父指点指点这套‘擒敌拳’?”

他心中有了计划,便跑到后院去寻师父,见得那络腮大汉正和虚相坐而长谈,他索性蹬鼻子上脸,就地说明由来,凭着记忆打了一套“擒敌拳”。

大汉大惊,问道:“徒儿,你这拳法从何处学来的?虽然区区一十六招,但动作刚猛迅疾,快准狠辣,全无半点多余之势。最为重要的是,每一招既能相互剥离开来**使用,又能两两贯穿,联合并用,实在是绝妙之极!”

刘涣一听他滔滔不绝,果然是武术行家,按他前世的公安朋友说来,这套拳法是武警部队使用擒敌技巧的综合训练套路,其基本动作脱胎于八极拳。

“师父、大师,这套拳法是叔父年幼之时,从一个深山隐士哪里学来的,至于有何渊源,威力几何,我却不得而知,现下依葫芦画瓢,全凭师父和大师指点。”

虚相闻言道:“阿弥陀佛,小相公真是福源深厚,造化万千啊。你适才所打这套拳法独树一帜,但拳脚之间大多体现出了‘控制压服’的气势,若是一对一的对敌,或者多对一的攻势当中,是妙用无穷的。但要是战场杀敌,恐怕却有不及之处……魏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