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远方来客(2 / 4)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3239 字 2021-06-07

不得许多了,以他的脑海中的常识,人若缺水最多五到七天就会死亡,但如果人有水喝,一个月不吃食物也不会死。刘涣不知道自己在这鬼地方到底睡了多久,总之此刻是精疲力竭,他寻到田地里的一坑洼之处,见得一泼清水清澈无暇,与混浊的泥巴泾渭分明,显现出月亮的模样来。可惜天色暗淡,却不能当做镜子,无法反映出他的皮囊和轮廓。

找到了水,或许便找到了生的希望,刘涣用手一捧,觉得那洼地中的水冰凉刺骨,恰如一丝无情的嘲弄,透进了他的灵魂之中……

有水固然是极好的事情,但若遇不到人,那孤独寂寞的灵魂又该如何寄托,飘飘荡荡,找不到根,人,又哪里算得上一个人了?

最是可恶的还有夜里的寒气,逼迫得那少年堪堪从噩梦之中醒过来,腿脚都有些麻木了,思绪觉得危险和落魄,心跳却跳得有些慢,这是自然反应的常态之理,刘涣心中知晓。

亏得他还记得“摩擦生热”的道理,于是便不断搓手搓脚,一阵过后,觉得有所好转,眼睛一疲,就要睡去,偏偏睡不得半刻,又被寒风惊醒。如此循环往复,刘涣心中一急,腾身起来来回踱步,想寻一条道路,遁入他的茫茫人烟之中——可惜,那寒风中还夹着最清晰的狼嚎声,他又老实地猫下身子,只敢小范围移动,以此来驱寒,以此来求生,以此来乏解寂寞和恐惧……

翻来覆去,来回穿梭于谷堆之间,年幼的刘涣本来早已乏力,此刻终于透支尽了这凡尘之躯所有力量,眼睛一花,像个死狗一般倒在了一个谷堆边……

九十月间的夜里,寒霜袭来,悄悄咪咪地把刘涣的身体变得煞白煞白的,他昏迷之中也曾感到寒意刺骨,偏偏就是醒不过来,一阵挣扎无果,渐觉得五脏六腑都被冻僵了,思维一滞,相似真的死了过去……

翌日,日头渐高起来,田野上的霜衣也渐渐被脱掉,狼嚎声消失了,寂寞和恐惧也消失了。倒有十几只懒惰的大雁,这般时节了,才从天际划过,要逃往南方,很南的南方。

五几个农人模样的人到得田畈之中,将堆砌起的谷草一把一把地收到路上的牛车上……

“哎,大伯哟,前些时日收稻谷之时,我便提议要把这些谷草顺便收放到村东头的,偏偏你不信。今日村里没了牛草,还不是要来麻烦。”一汉子有些抱怨,搓手搓脚地对一个知命之年的老人言语。

那老人看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平常村里就属你话多,你懂啥哟,收稻谷时,大家都忙得半死不活,村里的汉子、女人哪个还有多余的力气去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