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软了。
想家是肯定的,这么小的小姑娘,第一次出远门,又是那么长时间没有回去。李威不是苛刻的人。可担心韦月以为自己心软了,以后会做出许多不好的事。
管得严,韦月有些害怕,嗫嚅道:“殿下,如果你不愿意,妾身就不回去。”
“不是不愿意,你知道你回去有多麻烦……”说到这里,停住了,对于韦家,休说只是一个太子的良娣回家省亲,就是一个皇后回去省亲,也不会有多麻烦。于是说道:“算了,你要回去就回去吧。”
都没有吩咐什么,相信韦家的礼教,有可能都胜过皇家。
小萝莉感谢地跳起来,说道:“殿下,妾身知道你是最好的。”
开心万分,只是她再聪明,却无法猜测出李威的想法……
下了马,将上官婉儿从怀中抱下来。
看农事是假的,散心倒是真的。三月中旬了,没有意外发生,夏收大丰收不知道,但收成是有了。一路上也看不到什么灾民,看到了,李威就会想起来,看不到,李威也会疏忽一点。
这个思想觉悟,尽管外面老百姓鼓吹他是仁太子,但还不如狄仁杰魏元忠等人的。当然,仁夸张了一些,心地也未必很坏。只是心肠软,城府又浅,行事略欠周全,因此灾民聚集,看到他们凄惨,做出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没有了灾民,心就淡了下去。
其实也是无奈的,不是不想做事,主要是不能做事,做得不好,群臣进谏,或者父母会有什么想法……不如不做。他心情如此,李贤三人更是如此。将马栓在柳树上,因为自己就喜欢文学,对上官婉儿也看重了些,李贤一路走着,一路与上官婉儿交谈。然后看着李威道:“大哥,上官良媛以后才华不可估量。”
那是,不会小家伙居然让心高气傲的老二都折服了,也是难得。
皇庄的人迎了出来。还是去年的皇庄,只是一干佃农,将李威视作了神灵,六石加大半石的亩产,史书有过?折服之下,于是听了朝廷安排,所有闲置田,种上了红花草,又准备了一些豆类。油菜移载,小麦也开始疏种精作。长势很好,当然了,不象去年那样,将心思集中在那十几亩地上,肥料欠缺了一些,管理又疏松了一些。也只是长势好,想出妖蛾子,不大可能的。
从洛阳一路过来,除了看棉花,也看过庄稼。看得多了,李威也想得多了。还是有许多问题的,比如种子的进化,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且他的方法大多是对的,可全是精耕细作,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也许以后亩产六石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