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查问。
然后又商议植树一事,一开始大家很奇怪的,李威简单说了一下,树根固土,又说了渭水流沙,缺少说服力。不过李威的建议大家皆是同意,建议很简单,所有荒山野岭,鼓励当地官吏带领百姓植树,二十年后树木成材,归植树者所有,只有一条规定,砍伐一颗必须补种一颗。没有用强制的办法,百姓愿意则种,不愿意也不罪,以不忧民为准。
有没有作用,李威不大确定,但种肯定比不种要好,如果煤炭正式开采,减少因为烧木炭对树林的砍伐,两相结合,多少对水土流失会有所帮助。
又写了信让梁金柱悄悄回京,是关于爆竹的,黑火药出现了,以国人的智慧,想来爆竹不久后也会出现。让其他商人制作,不好征税,否则是“与民争利”,不如让梁金柱来掘第一桶金。至于交税后,会不会贵,李威不大管了,这玩意儿除了闹腾,增加一些喜庆气氛外,并没有其他的作用,相反,会生出一些事端。只是蜂窝煤,打算让百姓自己制作。
于是几天后,满大唐都在找煤。
要是个人寻找,很不易的,即使有,也疏忽了,但是国家去寻,几天后,不停地有消息传来,在终南山,都发现一座露天煤矿。就在这时候,悬赏榜再度被人揭下,又是一名工匠,是兵器监的一名火工,叫康寅,半昭武九姓半汉人血统。
唐朝最常见的兵器,是弓箭、驽,要么就是陌刀,横刀,横刀比陌刀使用的人更多,还有大槊,枪,矛,其他的也有,比如薛仁贵使用的兵器就是矛与枪的结合产物,戟,还有锤,朝廷的仪仗所用的金瓜也属于锤的一种,不一定是圆形的,各种形状皆有,以及象宝塔形的鞭,步兵短兵交战所用的锏,棍也有,民间多用来斗殴,战场上很少见,更少见的是钩、镗、杵等兵器,古时常用的戈已经很少有战士使用了,要么是剑,不是吐蕃的直剑,中原的剑常用来佩戴的,战场上也同样很少实用。
还有一些将领给自己设计了一些古里古怪的兵器,以及一些器械,因此涉及到了螺旋纹。无意看到两个螺纹如果尺寸吻合,通过旋转,会自己上下。没有李威的悬赏,仅是一个好奇的发现。听到悬赏后,开动了脑筋,然后设计出一种器械。
打造一个钢柱,钢尖必须用百炼钢打造,然后上一个紧箍,可以在钢尖磨平后换下来,后面就是钢柱,外表皆是螺纹。再打造一个内圈尺寸相符的铁环,铁环内侧也是螺纹,但这个螺文与钢柱的螺纹必须是一致的。铁环下面是三只脚,立于地面,外围是四个洞眼,插上长铁棒,几名或者几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