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陈事(3 / 5)

兴唐 午后方晴 4495 字 2021-06-07

三门峡的难度不小些,沿途多山,南山,商镵山等山脉横隔。虽然说有山谷与河谷,可为了相连,甚至要将一些小山生生凿开,真正的劈山修路,修水路,比修路还难上几百倍。

因此,阎立本只写了这段陈年往事,然后什么都没有说。

李威又递给韦弘机,韦弘机一直没有吭声。

太子拉他前来,无疑一旦工程施工,将会让他做为主要的指挥人员。事关漕运,一旦成功,功劳不亚于军功。比如由丹入京,这条新渠一成,对关中漕运会有很大贡献。当然,主要漕运还是黄河。最少能通航两千石船,水大时,甚至有五六千石大船入京。丹水新渠,无论怎么修,就是将整个国家赔上,经过秦岭等大山,也不可能通航几千石大船的。因此,只能作一条辅渠。

可就是一条辅渠成功,功劳也很大的,象前年,如果这条辅渠修成,关中不会饿殍遍野。而且这条新渠甚至可以幅射到湘流流域,对整个国家影响都不会小。

秦山又横隔全国,一分南北,南北是两个体系,天气各不相同。不可能岭北干旱,岭也干旱。其实过了秦岭,往南去等于是南方,干旱的气候很少,倒是经常发涝灾。这条新渠一修,等于是替国家准备了一个大仓库。真正的功莫大矣。

但难度有可能会更大,国家的财力又有限,因为心中怏怏,动不力足。

看了看,说道:“还是要亲自去看。”

李威点了一下头,又喊来一个侍卫,说道:“你立即返回京城,让京城商人邹凤炽到商州等孤。”

前年鼓励商人运粮进入关中,邹凤炽有钱嘛,因此出了很多的力。于是得到了一个不痛不痒的男爵。可在许多大儒反对之下,得到了这个爵位后,人们反而因此更鄙之。几个得到爵位的商人心中皆是不乐。

李威也听说了,心中只是叹惜一声。没有让这些大儒们成功,也等于成功了。以后国家再有事,想动援商人出钱出力,很困难了。但邹凤炽当时调粮时,就是从丹水入商,由商州入京的。对这条道路应当比较熟悉。

第二天就离开陕州,直奔商州,没有到商州州城,而是在洛水上游与丹水上游转悠。想要通航,必须增加水源,与郑当渠一个原理,郑当渠也是汇合了多少水源,才壮大郑当渠的。可也不是那么简单,引来水源,固是壮大了水位。但这些水源皆是秦岭上游,枯水时无水,涨水时水势浩大,甚至还时有山洪爆发。一条水源山洪爆发了,几条水源会有什么威力?航行想都不要想了,甚至连下游许多庄稼都被淹没。因此,还要兴修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