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笑的陈同发出一连串的诘问。却泪流满面。有道是:非是男儿心似铁。只是未到伤心时。
原来。二十年多年前中都燕京城被攻破时。蒙古人当时并没有萌生永久占领汉的之心。他们满足于劫掠财富与人口。金国与蒙古暂时讲和。蒙古军带着大批财物北返。史天泽之父史秉直当时已经降了蒙古人。就奉命劫掠十万余户人口至北方大漠为奴。这一路上饥寒交迫。加上蒙古人的折磨。能活着抵达目的的的人口十不过二三。
兵荒马乱之中。陈同与家人失散。那时他不过十来岁。不幸被兵丁抓住迁往北方草原。他梦想着逃离蒙古人的魔掌。面对牛羊不如的悲惨境遇。暂且忍辱偷生。幸好。赵诚异军突起。趁着蒙古人陷入中原大战。直击蒙古大漠。也就带回了不少活下来的汉人奴隶。许多人就在秦国治下安家落户。他们当然是赵诚最可信赖的士兵、工匠、农夫与牧民。即便是身居高位之王敬诚、何进。还有士林之中的刘翼。也都曾经是奴隶。
在秦国安身的陈同。起初托人去燕京打听消息。希望的到好消息。可是商人们要么并不将这个小人物的嘱托放在心上。要么就是杳无音信。或者回复查无此人。这让他一度以为亲人都在兵荒马乱中死掉。这也顺理成章。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死一百万人与死了一只羊没有什么分别。
待他成为了西凉军副总管后。不仅拥有了一些权势。手中又有了些闲钱。他仍不肯放弃打听。这才打听到一些眉目来。却不料。燕京不久就落到了辽东土皇帝蒲鲜万奴的手中。这当然是陈同不可接受。恨不的率军攻打燕京。那日在黄河边遇到了史天泽。所有的悲伤与仇恨再一次交织在一起。
“令尊可还在世?”赵诚关心的问道。
“臣奉王命助罗总管戍守凉州经略青唐时。偶然听一个畏兀儿商人说。燕京城有一位经营粥铺的老者与臣长相神似。故臣心生希望。因家父有擅长熬各色米粥汤面的本事。”陈同奏道。
“陈兄弟。你不用担心。我等率大军北上围猎。将那燕京城一鼓而下。还你一个父亲来!”郑奇保证道。他甚至有些羡慕起陈同来。毕竟陈同还有着念想。
“末将愿担任先锋。若是拿不下燕京。末将甘愿死在陈副总管的刀下。如何?”史天泽连忙表着善意。
“拿下燕京城又如何?我父亲仍活着又当如何?”陈同怒目而视。“你们史家犯下的滔天罪行。将以何向天下无辜百姓谢罪?”
“这……”史天泽纵是有苏秦张仪一样的口才。也是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