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诚这个大阴谋家来说却是一个良机。
赵诚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又一次有了一个更大的转折,这个转折超过他的设想。他此时正在贺兰山下,与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园为邻,居中听取来自被他先期派往各地的手下地汇报,并且策应、集中和调配长途运来的粮食。
那些商人们终于将救命的粮食运来了,堪堪在赵诚的最后通牒之前抵达。虽然首批不多,再加上“天下铺”不计成本地采购与运输,让赵诚安心了不少。这此商人们锱铢必较,他们可不是慈善家,只是赵诚开出的条件让他们看到了好处而已。所以这此商人们沿河西走廊运来之时,根本不顾河西诸郡地要求,纷纷“不辞劳苦”地将粮食径直运到贺兰山下,当赵诚的面交付----他们担心粮食若是在路上就交付给赵诚的手下,然后赵诚转脸就不认帐了,所以觉得当面讫清立下字据,最为稳妥。
赵诚一面跟这些商人们扯皮,诸如粮食中水份太多,缺斤少两有杂质等等,一边在心里痛骂这些商人唯利是图,不过他还不能得罪这些人----商人们果然都很有办法,比如那个畏兀儿人赛赤和他的“同伙”,早就在赵诚还未从撒马儿干动身,就在伊州屯集了一大批粮食,还很有办法能从中原弄到粮食。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人跟畏兀儿那些王公们有关系,甚至就是代理人,所以畏兀儿本就不太多的粮食被搜罗一空。
不久,察罕就代表铁木真来接受西夏末主地投降,顺便命令赵诚手刃西夏末主。察罕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升职了,更不知道赵诚成了所谓地“贺兰国王”。这两人到目前为止,还是有惺惺相惜之感,至少赵诚忙着收集粮食救济西夏百姓,让察罕这个党项人很有好感。
赵诚得到让自己亲手砍了李脑袋的命令,觉得十分诧异。
“看来,成吉思汗如此做,是很有深意地。让你的手上沾上西夏人的血,尤其是他们的皇帝的血。”王敬诚道,“一个国家的灭亡,总会有些忠毅人士心有不甘的,其中有些人会聚众反抗,而另一些人即使珍惜性命不敢反抗,但也会心存不满。成吉思汗命你这么做,并不奇怪,相反却是为君之道也!”
“你是说,成吉思汗对我有所防备,不应该啊,我好像并未做过什么太让人警觉的事情。”赵诚道,“我就是有那两千名部下,可是他们毕竟是我的奴仆,况且他们又都分散在各地。有各个百夫长的指挥,对蒙古人向来都很退让,不曾招来祸事。即使招来祸事,也牵扯不上什么太让我不利的事情。”
“事情应该不会太差,成吉思汗若是想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