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是三全其美,因为他还能为大汗贡献数不清的金银。”纳牙阿也奏道。
“况且,有不儿罕这个能人来治理,料想会向我蒙古交纳无数地财赋,正如西域一样。若是换成他人,恐怕得很多年才能恢复。”耶律楚材对自己的建议有些得意,又劝道。“有了唐兀惕之地的财赋、粮食或者马匹,将来对我蒙古依大汗的方略绕道宋境攻金都,极为有利,就不似以往唐兀惕人反复无常。时叛时降。如此,就是四全其美了!”
“好,那就让刘仲禄去传我的旨意,封不儿罕为贺兰国王,领唐兀惕之地达鲁花赤之职,全权统辖唐兀惕所有百姓诸事。另据军功,晋升帐前千户察罕和昔里钤部二人为万户,分管唐兀、契丹与汉诸马步军。威慑潼关。”铁木真命令道,“我可能想地太多了,不儿罕也没有理由反对我。”
“遵命!”帐内的几人答道。
铁木真了结了这最后一件心事。忽然觉得没什么可以让他担心的了,身上的气力似乎加速了流逝地步伐。窝阔台等人知道铁木真越来越虚弱了,正准备退出金帐。
“回家,回到我地蒙古大草原吧!”铁木真说道,“我离家太久了,有些累了。”
铁木真地语气坚定有力,不容违背。窝阔台悲伤地回答道:“是的,父汗,我们回家!”
耶律楚材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对于他来说。铁木真对他有知遇之恩,并且对他十分礼遇。他对铁木真地看法也相当的矛盾,他既为铁木真的雄才大略而折服,同时也对铁木真嗜杀的作法十分憎恶。所以他对即将进入弥留之际地铁木真十分惋惜,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在他此时看来。一展平生所学,济世救民,时不我待也!
同时,他对这个夜晚听到的关于赵诚地秘密,感到十分地疑惑。他认为在当前这个形势之下。赵诚有不满之心。也并不令他奇怪,因为自己也曾无数次在杀与不杀敌人方面冒犯过铁木真。所有读过圣人之书的读书人恐怕都会对嗜杀行为不满。然而他不认为赵诚有反抗之心,更无谋反之力。甚至,他还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替赵诚替蒙古找到了一个万全之策,既让赵诚能老老实实地有机会一展其材,又为蒙古得一治国贤臣,而有些沾沾自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耶律楚材确实是一个很贤明很有大局观的臣子,他先入为主地将赵诚视为“人才难得”一类人,劝掌权者不要“上逼下反”,而是最终达到“主明臣贤”、“主让臣谦”的“和谐”局面----这也是他理想中的朝廷政治。殊不知,他这一套确实是谋国持重之言,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