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看,梁明的统或许是封建王朝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但是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之上,资本阶级还远远没有发展到执掌国家的地步。官宦(士林)势力、地主势力依旧牢牢地控制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在通往国家高层的途径中明对于科举制的改革已经给了资本阶级必要的途径。想要取国家的控制权,只能等到他们有那个实力了再说。不到时候的话,中华大地还是老规矩的好。不然,依靠“变法”弄得地方动荡,国之不宁,那就是在浪费中华最后一个夺取殖民地和扩张国土的机会。
梁打算在死之前会把自己的想法完全传给了自己的继承人,不管梁晋是明白也好,还是依旧的一头雾水,反正梁明会传给他的,并且他已经开始了。从三年前开始,二十五岁的梁晋就在梁明的指导下细心了解了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前后经过,这对于他今后的路是有帮助的。甚至为了后世子孙走得更顺畅一点,梁明还公开抛出了“国家无百年不变之法”的言论,这同中国自古以来“唯祖先之命是从”的观念相矛盾,为的就是不让后世的顽固派打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招牌。
三十多年地风雨磨砺让梁成为了一个习惯乾坤独断地主。他没有那么高尚。可以自解武装。主动放权。像立议会、制宪法。这些碍手绊脚地东西。他弄不来。
可地是他却又明明白白地指导历史潮流地动向。做好一些力所能及地小事。也是给后世一个交代吧!大不了中国百年之后内战再起。反正那时候身边没了日本。国运衰败又能败到哪去?最坏地结果就是北美、明离州脱离中央控制。或许东南亚、中亚也会有些变数。但比起他来地那个历史上地中国。已经好到天边了。
至于梁家后世子孙地命运。来自后世地他这一点上倒也看得很开。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不了那么多。
梁晋在自己父亲身边。几年下来也得到了些传授。特别是梁明对待内阁、军部地观点。他是心有神会。听了戴均元地会话。当即哈
。说道:“首辅大人。军部这些年来积压了不少火气个不好发泄了下来。那事情就不美喽!所以。以后他们言语上若是有了冒犯还要内阁众位大人多担待一些。毕竟仅仅是口头上地。关不了大事。”
戴均元稍事一愣。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仅仅是口头上地。关不了大事。是要内阁在商谈时在言语上避让一些?想到“军部这些年来积压了不少火气”这句话。他是有些明白了。皇上就成所过同样意思地话啊!
这做臣子的除了要有真本事外,揣摩上意也是必须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