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3 / 4)

纷震惊说道:“原来,佛祖说的一杯水中,八万四千虫,是真有其事啊!”

真正的见识到了水里面的微生物后,防疫工作提倡的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知识,也开始深入人心了。

按照7世纪的医疗水平,大多数的传染病,确诊分清,对症下药,其实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任务。所以,疫情应该以讲究卫生,预防、杜绝为主。至于普通人生病,也是早发现、早治疗。一部分怀疑是传染疫病者,则是隔离治疗。

管理此时人口已经超过70万人的大城市,卫生工作。自要认真去抓!

肖图白严重怀疑,历史上,明末清初北京城多次发生瘟疫,可能是城内乞丐太多,卫生环境恶化。细菌、病毒滋生所导致。

天津特区的人口规模。并不下与南京、北京。想要不爆发疫病,最好的办法就的让人们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为了杜绝疾病的产生,肖图白在特区正规医院的基础上。开设了社区诊所。

社区的诊所采取医疗免费,仅收取一些药品费用。当然了,特区的门诊医院,大多数都是医院的学徒医生,下放到了社区免费门诊医院历练。积累行医问诊经验。要知道,中医的理论讲的太写意,学习起来很很难,必须要不断的行医实践,实践多了,才能领悟书里面的道理。

一名西方的医生,可能十五年就能培养出来。对于医生这种职业,5年培养真是神速了!所以,一般的西医有天赋的话。5岁左右就能成为一名专家了。

中医则是比较悲催了,行医三十年才有可能积累足够的经验,厚积薄发成为神医。但是,才刚刚进入了事业巅峰,寿命就走到尽头。不能进一步发展了。

没有办法,虽然肖图白令特区的医学专家们不断研究,优化中医教育,将医生们能够更快更好的的出师。但是。医学无论如何优化,中医、西医。随便什么医学,大家学的理论差不多,医术的水平高低,都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天赋。医学天赋,没法决定。能决定的,仅是给予医生更更多实习、历练的机会。

用显微镜去普及卫生知识的附带效应,是非常强烈的。除了百姓们由于观显微镜而眼见为实后,震惊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从而养成了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之外。

天津的一些文化人,对于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开始勾起了!

不断有人求购“显微镜”,准备拿回家,研究一下哪些微小的虫,效仿先贤去“格物”。

格物,在中国古代,也是一小撮的文人雅士的爱好之一。但是不像诗词书法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