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科技、经济、内政 三(3 / 4)

端镌“通行”;正面横书“漳州军饷”、下方草书签押“朱成功”三字。因为银元上用草书写着“朱成功”的名号,所以这种银元,在南方被称为“国姓大木”银元。

在南明时期,一枚“漳州军饷”银元重量不足一两,却可以当一两银子使用。郑成功鼓励军人,向百姓购买军需物资时,皆要给用这种漳州军饷给钱。除了让士兵们养成买东西付钱的习惯,用来争取民心。而且,漳州军饷银元流通民间,也可以宣扬军威,鼓舞民间反清复明的信心。

而此时天津铸造银元,比之历史上的郑成功银元,发行的更早,而且银元也更加jīng美、复杂。

肖图白铸造的银元,正面以帆船图案、反面以枪炮图案。与此同时,上书“天津发展银行”的字样和“灭虏平寇,中兴大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等各种宣传口号。

除了正反两面的字样、图案之外,还有银元侧面的有着防伪锯齿。多重的防伪措施下,让银元的技术含量非常高,难以被模仿。

考虑再三,肖图白决定先发行银元。

铜圆、金元可以暂缓。

原因是,铜圆与铜钱xìng质差不多,作为交易时用以找零的辅币。用铜钱和铜圆,差别上不大。最关键的是,在明朝初年,中国大量的铜钱,被周边的国家争相抢购,所以铜钱的币值坚挺,一般比铜金属的价值贵几倍。铸造铜钱,有着巨大的利益可图。但是,明朝末年,周边的许多国家,包括最热衷进口中国铜钱的rì本,都已经自主造铜钱,而不像以往那般的不断进口中国铜钱。

此时是,海外的铜金属不断流入大明,私人进口海外的铜金属制造铜钱,反而加速了铜钱的贬值。

事实上,明朝初年的铜钱外流,对于中国的经济是有利的。因为,当时一面是高价的铜钱被输出海外,另一方面国内进口大量海外的廉价铜锭。这一进一出,赚了不菲的加工费用。

而明末,海外列国纷纷不再进口大明的铜钱,使得大明的铜钱显得钱多为患,反而严重的贬值。

铜钱贬值,于是官方和民间,铸造铜钱都偷工减料了,希望通过这种作弊行为。继续熔铸铜钱盈利。但是,这样不断的掺假行为,令崇祯年间的铜钱,成为大明有史以来,铸造的最差的铜钱。境内的铜钱,贬值的一塌糊涂,甚至有的铜钱,成sè太差,贬的比铜还要低!考虑到铸铜圆,可能会有得不偿失,甚至是铸币亏损的可能。

再加上,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军用物资。比如,这个年代铸造大炮,一般都的铜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