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4 / 5)

每艘1000料宝船,不包括武器装备在内,制造成本6500两银子,而天津水师给出了每艘1万两银子的采购价格。这使得宝船厂船工,哪怕是绞尽脑汁,也会将祖上失传的技术给重新摸索回来。

毕竟,龙江船厂的兴盛,靠是明初两位皇帝不计成本的拨款支持。而在洪武、永乐两位皇帝之后,其余的皇帝对于造船并不重视,每年拨款有非常有限的。

而大明需要用船的各路水师可从来不讲究订单付款,直接用行政的方式令龙江船厂造船,但是既不能给与足够的资金,又不能拨给充裕的料。龙江船厂越造船越穷,败尽龙江船厂的家产老底后,不衰落没有天理了。

但是,天津水师却先付款给钱,令龙江船厂有钱买料和付工钱,之后再造船。这种情况之下,船厂造船能够有利润,工人们也能领薪酬。如此一来,龙江船厂却是感恩戴德的给天津水师造船了。

验收了4艘船只,天津水师的官兵,纷纷兴奋的cāo纵船帆、船舵、船桨。船舱、甲板被众人折腾个遍。最终,水师官兵们,对于宝船的质量给予了满意的评价。

郑芝豹目光中露出了笑意,他已经是天津海防水师的游击将军。并且,将来还有升为水师总兵的希望。

郑芝豹身边的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面容与郑芝豹有五份相似。这个少年,却是郑芝豹大兄郑芝龙的长子郑森。

“叔,父亲让我给您带信。”郑森恭谨将一份未拆封信件递给郑芝豹。

郑芝豹草草阅览,内容不外乎是郑芝龙颇为得意的表示,朝廷封其为福建总兵,成为整个福建最大的军官。郑家在福建的田产进一步扩张,达了150多万亩的程度。此外,郑芝龙也表示,非常感激肖图白国师的提拔,并劝郑芝豹紧紧抱住肖国师这条路子。

当然了,作为郑家这么一个大家族,仅仅走肖图白一条路子,郑芝龙会感觉高非常不放心。

因此,郑芝龙也表示,其长子郑森,准备走走东林党的路子。郑家有的是钱,打通关系,让郑森在南京拜一个东林党名士为师,将来官场上的路子更通畅……

郑芝豹阅览完毕后,将书信焚烧,道:“森儿,好生在南京读书。将来不准,我郑家你最有出息!”

郑森沉稳道:“叔叔,森不会令您失望!”

叔侄两人的经历其实有点相似,郑芝豹自幼被家中培养读书,年轻时候在南京国子监中读了几年,学无所成,这才与兄长郑芝龙身后,学海上走私贸易。郑芝豹读书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是被儒家忠君报国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