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3 / 5)

rì。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而后世人,对于秦淮河的印象多是来自于“秦淮八艳”。因为此八女各有才气、美貌,加上乱世中悲欢离合的传奇经历,令文人雅士一再写文传诵。

而南京北城外,秦淮河流经三汊河汇入长江的龙江关,却是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船厂“龙江船厂”的所在地。龙江船厂采取干船坞造船技术,造船时候用门阀将船坞与江水隔绝。等船只造好之后,则打开门阀,江水灌入船坞。船只借助水的浮力驶出船坞,进入宽阔的长江。

龙江船厂建立之初的目的,是朱元璋为战胜陈友谅水师,奠定统一江南地区的基础。后来,龙江船厂果然发挥出了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战船。令朱元璋大胜陈友谅的水师。击败陈友谅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于造船的重视不减反增加,龙江船厂的规模获得了进一步扩充,而为了准备造船原料。明太祖更是在南京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植树数万株,用以桐油、棕缆等等造船必须品。

明初时的龙江船厂,从各省调集了400户最擅长造船的匠户,集中全国造船技术jīng英。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造船厂。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令龙江船厂加紧造船,仅用一年多时间,龙江船厂既制造了60多只大型海船,以及数十艘型船舶,令三宝太监郑和率领27800多人的船队,七下南洋走访整个北亚、南亚、中东、印度,航程最远达东非地区。后世,有学者推测。郑和船队有可能登陆过美洲和澳洲。

时至今rì,龙江宝船厂在嘉靖年间开始式微,理论上,造船工匠后代有5万多人口。但是,实际上龙江船厂的后人。多以种田、捕鱼、经商为业,能够造船的工匠却是非常稀少。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龙江船厂虽然不造海船。但是依然在造漕运船只。并且龙江船厂的一些工匠们,家中依然保存一些祖传的宝船设计图纸。

按照图纸摸索。制造出当年的大型宝船,理论上也是可行的。毕竟,朱元璋草创龙江船厂的时候,也仅仅能造内河上航行的船只。明初短短几十年,永乐年间便逐渐掌握了制造大型海船的能力。由此可见,只要有心努力,龙江船厂还是能够恢复当初的辉煌。

崇祯十年的六月,龙江船厂忽然热闹起来。因为,龙江船厂为天津水师造的批宝船,已经造了四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