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迁都之议 三 求订阅(2 / 5)

仅是写了一个‘有’字在朕手掌心,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崇祯故弄玄虚道。

众臣纷纷道贺道:“恭喜圣上,从有字的含义上看。这是大吉大利!”、“这个年年有余的朕兆!”、“这是大明中兴的朕兆!”

半晌后,王承恩忽然大哭,众臣愕然。

崇祯道:“王大伴为何而哭?”

王承恩道:“皇上赦奴婢不死,始敢言!”

崇祯道:“朕赦你无罪,直言无隐!”

王承恩抹着眼泪道:“以奴婢推测,神人显告我皇。大明会损失半壁江山!”

众臣纷纷责骂道:“阉人放肆!”、“皇上,诛杀这阉人!”

崇祯摆手,沉声问道:“王大伴为何会如此解梦?”

王承恩回道:“盖‘有’字,上半截是大字,少一捺;下半截是明字,少一日。合而观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殆大明缺陷之意。神人示以贼寇可虞之几矣。愿皇上熟思之。”

崇祯不采纳其意,转而道:“众位爱卿,有谁来解梦?”

温体仁道:“此梦半凶半吉!”

崇祯笑道:“凶在何处,吉在何处?”

温体仁道:“前段时日,臣在街上遇到一游方道士,该道士道骨仙风,不类凡俗,径自绕着宫外观测半晌曰,北方龙庭,龙气散矣。说完之后,道士快逾奔马一般,踏步而走。”

“臣大惊,令人骑马追上,赠与10金,求详解。道士曰,大明三都,中都凤阳,乃明太祖兴盛根基,凤阳龙气根基淡薄,只够太祖起家之用,不足以供一朝所消耗。至崇祯八年,凤阳皇陵被掘,此地龙气更已耗尽。”

“后太祖以金陵为都,我华夏龙气,古时集中在北方,但是随着朝代更迭,越来越向南迁移。原本金陵龙脉不逊色北方,但是开国时受太祖大诛功臣影响,建文帝登基时,南方龙气已经受损,压不过北方龙庭之气,才会有靖难之役。”

“永乐帝定都燕京后,大明两百多年,皆是消耗燕京龙气。阿济格掘天寿山皇陵,燕京龙脉之气进一步涣散。”

“唯今,大明三都城,只有金陵两百多年龙气未耗,反倒是不断生聚。那道士曰:南迁金陵,大明或有生机。根据此节,臣认为这是‘有’字中的吉兆含义。”

崇祯问道:“那另一半凶兆呢?”

温体仁道:“凶兆,王承恩方才已经说出。大明北方残破,无论是北虏,还是流贼,皆是大敌。朝廷重心灭北方鞑虏,则流贼死灰复燃。而兵力集中剿匪,则鞑虏又长驱直入,攻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