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胜了 二 求订阅(4 / 5)

当然,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期间,崇祯可谓是相见恨晚。因为,杨嗣昌的口才好,并且擅长说大道理,能够满足皇帝全面了解战略、战局部署的心理。让皇帝感觉,原来战略、战局是这么回事。

问题是,杨嗣昌的战略看似精妙,却需要一大批执行力高的军官、督抚,才能执行好。然而,杨嗣昌偏偏妒忌贤能,弄死了一堆执行力高明的帅才。客观上,杨嗣昌入主朝廷,加速了明廷军事实力的衰落过程......

那太监道:“确实属实!除了宝坻县的塘报之外,还有锦衣卫送来的军情。此外,天津那边,肖国师也另外送来了奏折,汇报此役详情。”

崇祯露出大悦神色道:“先是擒了谭泰,再又大破扬古利大军!皇家新军不过是3000人,再配合一些普通的兵丁,便能够获得如此战绩。若我皇家新军扩军十倍,我大明再也不惧鞑虏......”

杨嗣昌急忙劝阻道:“万岁爷!千万不可,臣对皇家新军略有耳闻。据说,此军普通士卒,月饷3两,吃穿训练加起来的消耗十倍于此!一年便要消耗百万饷银,一只尚且如此,扩军十倍,朝廷财力如何能养之?”

崇祯道:“葛沽经济特区自筹饷银嘛,国师说过,葛沽那边的工商业大兴。城内的工厂、店铺、房屋,十之八九,皆是官府产业,用于出租,收益超过田亩数倍。数年之内,葛沽便可有余钱养兵,而除了葛沽之外,咸水沽建成一座繁华城池之后,收益更会超过葛沽......”

杨嗣昌皱眉道:“工商不过是小道,让农民多种田,以及军队屯田,才是正理!那工商所产,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人人皆追逐利益,何人去务农?无人务农,便无粮食。届时,饥民四起,国家大乱......”

众臣皆附议道:“万万不可让葛沽工商风气推而广之!”

崇祯分身冷笑,口是心非的大臣们。在场的臣子,谁家不经商?谁家不靠投机,赚的盆满钵满?

换做是原版的崇祯,没有分享到本尊的见识和智慧,深宫中的皇帝,自是会被其表象所蒙蔽。但是此时的崇祯作为肖图白的分身,代表着半个肖图白,自是知道最虚伪的,莫过于朝堂中,站在前几排的这些臣子.......

“好了!皇家新军扩军什么的,暂时不议!但是,有功总得赏吧?国师肖图白,还有那个肖白浪将军,以及天津的诸有功将士,该怎么赏赐?众位爱卿,总得给个章程吧?”皇帝淡然道。

工部尚书刘遵宪恭敬道:“臣认为,普通士兵可以给予一些钱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