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传教士 二(2 / 3)

崇祯皇帝也只对传教士的铸炮,修订天文历法感兴趣至于传教事业,却并未获得皇帝的大力支持

“大人,那么一言为定我耶稣教可以为您翻译书籍,而您允许我们扩大传教范围,并保护我们的传教利益”汤若望毅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在中国传教,不依靠实权官员的帮助,是不可能有什么成果的明末天主教势力,在徐光启逝世后,仅仅局限于南京、北京、松江等等少数地区

想要继续发展,会受到巨大阻力

在汤若望看来,眼前这位肖图白大人,是皇帝身份的一名宠臣,但是权势却比徐光启强与这样的当权者做交易,也是为了传教事业

可惜的是,这位肖大人并不信教......

事实上,肖图白也不可能去信教,因为他本身就是以中国传统封建迷信神话自己,堂堂一个“谪仙人”,一个从天上下凡的神仙,如果去信仰西方宗教的话,肖图白努力神话自身的成果便付诸东流

钦天监原本有8名西方传教士,不过有四人随着年事渐高,已经病逝此时的西方传教士仅剩下4人,分别是汤若望、龙华民、艾儒略、罗雅谷

这些传教士除了宗教上虔诚之外,也都是一流的科学家

而且,这些传教士来到中国之后,往往只用几年时间,便能够熟悉的使用中文,居住十多年之后,便能够用中文创作书籍由此可见,这批家伙人人都是天才

而除了4名正宗的欧洲教廷派到中国的传教士之外,还有百多名传教士们的助手这些助手有的是来自于欧洲的专家,也有一些的大明本土的专家

在钦天监的体制中,西方人饥渴的学习中国的各种文化,而中国人也谦虚的学习西方的语言和学术整个钦天监之中,大约有2000多人

而精通中西语言,能够翻译西方的学术书籍的人才,大约有300多人当然了,他们基本上都肩负着观测天文,继续完善历法的重任

在肖图白看来,修订天文历法虽然很重要,但是这是长期的工作,不是一下就能够出成果的

而现如今,有1300多本西方的学术书籍,这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宝贵的知识将这些知识给翻译过来,比如一些的物理、化学、医学、矿产、机械之类的知识很快就能够被吸收,化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而里面的西方的数学书籍,是弥补中华文明缺陷的关键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明数量之多,远远过世界各大文明的总和而中国的宋朝、明朝的文人,也热衷于研究自然科学比如,明朝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