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房地产(3 / 7)

无限战役 真空场能 6190 字 2021-07-31

行必须留下20元,只能贷出80元。这80元进入市场后经过交易,又有80元被另外一个人以存款的方式存入商业银行,银行又拿这笔钱贷出去,但只能贷出80%,也就是*元。下一次循环,贷出51.2元,以此类推,最后进入市场的货币总量为:80+*+51.2+……=400元,如果算上商业银行的资产,那还要加上100元,变成500元,这样就放大了五倍。

但是,刘云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如果央行发行且仅发行100元,那么货币是守恒的,进入市场怎么就会变成500元呢?实际上,这里面的关键就在,央行发行第一次之后,还得继续发行货币,直到发行至500元。过程是这样的:央行发行100元,购买商业银行的债券,那么商业银行拥有100元,负债100元,央行拥有债券100元。接着,商业银行贷出去80元,商业银行拥有80元的“债券”(贷款单),贷款人拥有80元,市场交易后,80元又进入商业银行变成存款,这样,商业银行就增加了80元现金,以及80元负债(存款)。此时,清点一下商业银行的财产,20元现金+80元现金+80元负债(存款)+80元债券(贷款单)+100元负债(欠商业银行的债),如果全部加起来,那么等于0,这个没问题。虽然这样算得银行总资产为0,但是注意,我们还没有算市场的资金量,现在市场上的总资金也为0!实际上,市场上不能没有资金,所以,存贷款是会一直流动的。当银行里的存款贷出去之时,他可以合法地向央行再贷款80元,因为商业银行拥有80元的贷款单,这是他的资产!这样,央行就再印发80元货币,因为商业银行是拿他的“资产”来抵押的。

所以,从根源来看,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所谓的“货币放大作用”,实际上根源还是在货币发行者——央行。银行的贷款单被看成资产,被反复利用,反复从央行申请新货币,商业银行只“依法”存留一定量的准备金,这样不断有新货币进入市场,根源都在央行!

所以说,中国的货币发行,实际上是被美国拖累的。拥有两万亿美元资产,就等于中国市场上多流通了数倍之多的人民币!实际上,央行和政|府也不想这么多新增货币进入市场,但是银行和央行的制度如此,若不如此运行,那要怎么办?难道不准出口型企业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实际上,这一整套货币制度,都继承至西方,中国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既然中国市场的实际货币总量已经大大增加,那么实际上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了,前几年的物价上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