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从货币发行的源头上控制,才能真正抑制通货膨胀。现在刘云可是很清楚罗斯柴尔德玩的那一套所谓金融,他们表面上实行金本位制度,实际上黄金储量并没有增加,但货币发行量越来越多,这样黄金储备率就越来越少。但是,现在他们的储备仍能让人自由兑换黄金,所以还没有出问题,物价也没有上涨,看起来没有通货膨胀。而多出来的货币呢?实际上,这些多出来的货币,通过贷款经过市场走一圈之后,就进入现在这个欧洲玩家罗斯柴尔德的口袋里,从银行里印出的“尚不稳定”的新出货币,变成了经过市场的“合法收入”,而罗斯柴尔德的金融产值则在不断上升。但是,这种过程下隐藏着一个危机,万一哪天他们银行的黄金供给跟不上货币总量怎么办?噢,那时他们再想办法,试图让货币无法兑换成黄金,只能换成一些“概念性”的黄金,最后,再让发行的货币与黄金永远脱钩,到时就可以按照罗斯柴尔德的意愿任意发行了。
所以,只有滥发货币,才会造成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之后,房地产市场才会过热,要不然,房地产本身就是个市场,市场的根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住房供给就这么多,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就这么多,它房价再怎么波动,也不会翻了天去。“哎哎,人们都倒果为因了。”刘云叹道,“价值规律,这个人人都能体会到的东西,老马表述出来的理论,真是一条到处都适用的定律。可惜,后世的所谓经济学家分析来分析去,却忘了这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其实,刘云是错怪那些经济学家了,一般人使用价值规律(很简单的道理)来分析,只注意供给与需求,却没注意到,这个价格是用货币来描述的,若本身价值不变,但货币本身贬值了(通货膨胀),那价格自然就疯涨了。
想到这里,刘云忽然想通了,原来,后世的房地产过热,不是什么原因,正是滥发货币的结果。只不过,这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滥发货币的根源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而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正是美国把滥发货币的祸害转移到中国的媒介!众所周知,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很多年,但这个贸易顺差已经不像明清的时候,换回的是黄金白银,现在最终只能换回美元。而这些美元进入中国,那么央行就得发行等量的人民币来补给那些出口型企业。实际上并不止这么简单,央行发行了这些“新增货币”,但进入市场的货币就会增加数倍,这里面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货币放大作用”。
经济学教材是这样解释货币放大作用的,例如,存款准备金率为20%,然后央行发行100元给商业银行,商业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