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盐税改革 下(1 / 6)

无限战役 真空场能 5103 字 2021-07-31

?

刘云认为,进行经济的改革,最厉害的武器还是经济本身。在宋末时空里,刘云曾经用大量的粮食把一大批粮商弄得破产,而自己则赚得盆满钵满,那一次他是占了经济总量大的便宜。这一次,他又准备用远超于现今的生产力,把盐商统统整破产。不过梅青反对,梅青道:“你以为像你那种所谓的经济手段,其实是作弊的经济手段很好用呀?如果你贸然出手,只会搞垮大明经济而已,到时候全国只剩下你开的一家公司,别人都破产了,你怎么办?依我看,还是得用行政手段才行!”

刘云反驳道:“行政手段也不能滥用啊,再说了,盐商基本上都是官商勾结,你要查能查多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除非你一纸令下,强制把所有盐业收归国营,否则难以解决盐政的问题。”

“这……”梅青想了一下,发现确实是这样,行政手段虽然迅速,但也会有许多副作用。两人商量了一阵,最终决定,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先开办一个盐业公司,然后把盐价压下来,给盐商一个压力,然后朝廷出台一个政策,重新对盐业收税,当然不是通过过去的渠道来收,而是让税务局直接收税,这样就绕过那种复杂的关系网,直接收税。这种政策肯定会激起盐商的强烈反对,此时朝廷就要看盐商们的表现了,如果他们顺从的话,那么朝廷就放他们一马,让他们继续经营盐业,但必须由国家监督,盐价必须由国家制定,如果他们强烈抵制,那么对不起,只能让这些盐商破产,国家接手专营。在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下,古代的手工作业哪能竞争得过?

于是,一家名为“东海盐业”的公司成立了,嗯,虽然现在没人知道什么是公司,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无所谓。真正有意义的是,刘云成立了这家公司,马上就把许多设备运了过来,然后在沿海招人,开始生产。招的都是什么工人呢?其实就是原来的“灶户”,他们以前是煮盐为生的,煮出来的盐低价卖给盐商,自己只能糊口。现在呢,如果在盐场里工作,那么每月工资十两银子,确实很高的。不过,这些人必须经过几天的突击培训,至少要懂得操作这些现代设备才行,如果培训之后不合格,对不起,你被淘汰了,只有合格者才能当盐场的员工。

新的盐场,首先要在海边整出一大片的盐田,自然是用水泥来建造,否则海水晒干之后岂不是把泥土也铲起来?然后就是建造厂房,安装各种设备。很不幸,附近并没有电力,所以只好在附近建个发电机,让系统来建立就行,只需两千资源就可以建造,方便快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