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二十多公里要四个多小时?那不跟爬一样吗?”
“可不就是爬吗!泥里爬。咱们现在坐的皮卡只能送到路边,离营地十几公里。然后咱们就坐沼泽车进去。你看到停车场的大轮和另外一种履带车了吧?那就是用来在沼泽里拉人拉线的车。最高时速八九公里。”
“我的天哪!一天来回八个小时,早晨六点出发,十点到,下午两点收工,六点到家。在工地只能干四个小时活儿?”
“这还是有车运输的情况!那种车经常坏。坏了咱们就得走进去。”
“嗯,也是。人走每小时也得走几公里呀!”
“说得简单。平路上每小时几公里,你走走这种沼泽试试!咱们还好,空手走。工人们每人背一根大线一个采集站,或者电瓶之类的,更困难。好在他们比咱们能走。”
“倒排列也是用这种大轮或者履带车?”
“对。履带车还凑合,美国产的。叫MBI。其它车都不好使。什么车到了泥里面,都得成问题。”
“咱们采集一共多少工人?”
“七十人。”
几个人正说着,车停下来了。原来该下路了,得乘沼泽车继续往里走了。旭下了皮卡,就想往沼泽车上爬。却一把被蔡工拉住。“慢点!”
“咋啦?”旭不解的问,“还不赶紧着,抓紧时间上排列呀。”
“抓紧时间也得要命啊!先让工人把蛇都赶跑。”蔡工说。
这时候几个当地雇员一人拿着一根木棍,先沿着车外围乒乓一顿乱敲,然后往车厢里撒硫磺。不一会儿,看见几条绿颜色的小蛇爬了出来,循着车轮就想跑。结果被眼疾手快的几个人乱棍打死两条,又一铁锨把蛇头铲掉,扔得远远的。其余都逃掉了。这时候两个人进到车厢里,一阵乱响之后,又挑出一条死蛇来。有一条蛇盘绕在方向盘上,比较顽固,不多一会儿,又被铲成几节。里面传出一个“OK”的声音,徐工说,“可以进去了。”他们这才依次进入。
这个车是个大轮车。四个轮胎,每个轮胎直径大约有两米,宽度最少能达到七八十厘米。轮胎上面长着将近五厘米高五厘米宽的斜行花纹,每个花纹之间相隔也有五厘米。车厢很小,坐上五六个人就显得有些挤了。没有任何减震器件,车轴和车厢之间直接连接,虽然时速只有几公里,但也颠簸得非常厉害。车厢是露天的,没有顶子。
水真多。几乎到处都是水。只是极其偶尔的情况下,才能看到小块的陆地露出水面。这辆沼泽车艰难地爬行着,即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