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姐姐出嫁(1 / 4)

?快放寒假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回了家一趟。因为上次回去的时候,妈妈告诉他。这个周日是堂姐出嫁的日子。日子是堂姐自己选的。周日是腊月初三。家乡的风俗是“正不娶,腊不定。”意思是正月的时候不娶亲,腊月的时候不定亲。要结婚都要尽量赶在春节以前把事情办完。这是个好日子,农历每个月逢三、六、九都是好日子。她希望赶在周六催妆,周日婚礼。也好让旭能回来参加她的婚礼。

他们是最亲的。他们的爷爷是个老八路。老家在山西。抗日战争时期是个机枪班长。据说他的枪法很准。极其爱惜子弹,杀敌时从容不迫,从来不做扫射。曾经在一分钟之内用了四个点射放倒四个鬼子。可是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燕儿的姥爷藏起来,为了躲避搜捕而隐姓埋名到处辗转。这些都是村里老人给旭讲的爷爷的传奇。后来爷爷在本地娶妻生子就扎下根来。因为说话改不了山西口音,一直被村子里的人称作“老西儿”。奶奶跟着他受尽了苦头。经常跟着成队的难民,被扫荡的日本兵,赶过来,撵过去,到处逃命。她缠足,却要拉着大的,背着小的,到处奔走。她曾经亲眼看过一颗炮弹将她的一个姐姐炸成碎片。零碎的肉片高高的挂在树尖上。爷爷经常被白匪或伪军抓走。他们知道爷爷会打仗。这时奶奶就像天塌下来似的。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总是燕儿的姥爷和奶奶的哥哥他们去营救出来。当然,免不了给军官送几块大洋。大洋是变卖家产,东拼西凑借来的。可是那时候哪有什么家产?每年全家的粮食都超不过20斤!都是村民互相帮助得来的。所以,村子里的人,彼此都互有依托的。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

爷爷去世很早,好像是在旭四岁的时候。因此爷爷在他心目中只是一个印象而已。

爷爷奶奶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老早就夭折了,另一个招出去了。只剩下两个儿子在家,就是旭的爸爸和叔叔。他们结婚差不多,但旭出生得晚。在他之前,已经有了堂姐和堂哥。堂姐大他四岁,堂哥大他几个月。后来又有了一个堂妹,小他大约七、八岁。

堂姐是极为关爱他的。他也爱他的姐姐。从小,姐姐最疼的就是他。旭刚上学时候,姐姐在高年级。小刀没有了,他去找姐姐要,姐姐不给他,让他把铅笔拿过来替他削。铅笔没有了,她把自己的给他。上初中时候冬天很冷,姐姐自己买毛线给他织了一个围脖。她对待他和亲的一样,甚至比亲弟弟还要好。因为亲弟弟从小就很健壮,自立能力强,不必很多的关心。

姐姐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