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次上学走的这条路,是刚刚铺好的县乡级公路。乡村每个月都在变化着。最主要的特点是公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越来越平,路面越来越硬。以前县城到乡村之间,村与村之间大部分都是土路,有用石块铺成的,有用工厂里拉出来的煤渣铺成的,有的直接就是用黄土或沙土垫成的。这种路,坑坑洼洼,比田里的小路还要难走。一遇到雨雪天气,就会泥泞不堪,稍有不慎,就有陷进去或滑到路边沟里的危险。甚至在里面翻车。也难怪,多少年来,农村一直是用牲畜拉车运东西的。运量不大,速度很低。对路面要求也不高。现在不同了。农村的农用机动车越来越多了。从县城或外地进来的车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越来越大。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农村的经济肯定也开始呈加速度的发展。如果没有发展,这些车辆进到农村里来做什么呢?反过来,农村的发展则要求有越来越多越方便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年不是正在大力推行“村村通”呢吗?村村通就是要让每个村子都通上公路,电力,电话。电力都在改造,把一些老化的,杂乱的电线统统换成标准的电缆。把摇摇欲坠的危险的木质电线杆全部换成水泥杆。把经常掉线的庞大的手摇式电话机全部换成小巧的话音更清晰的程控电话机。除了村委会以外,少数率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已经装上了这种电话。初装费用很高,大概3000多块钱一部。这的确是一笔巨款。但对生意人家来说,这点开销是能够承受得起的。因为,电话能够让他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和外地客户联络。只要多接一个电话,多一笔生意,电话的成本完全就可以回收回来。
留在村里的18岁以上的青壮年越来越少了。他们中有的在外面上学,有的在外面打工。更有甚者,都已经娶妻生子了。从一年级就在一起上学的一个本家兄弟,比旭小一个月,但是他儿子已经两个月了。孩子留在家里让老人看着,而他和老婆两个人一起出去打工挣钱。农村就是这样,新的事物和老的事物并存。传统势力很强大,但还是一点点改变着,更新着,进步着。
元旦到了。可惜只放一天假。不会餐,但学校组织了一个晚会。晚会会场就设在大餐厅。平时掩着的幕布打开了,球形的霓虹灯带着七彩的射光开始旋转起来,大厅平时用来吃饭的数十个圆桌都被撤掉,空出来大片的场地,留给所有的班级。每一列或两列一个班,同学们自己带上自己的椅子。吃过晚饭后统一坐好。
这下师兄师姐们的才艺可是有了展示的舞台。有临时组起来的小型乐队,有独唱,有模特表演,国标舞表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