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场农村传统的葬礼(1 / 4)

?他又要回家了。又要见到燕儿了。他要为她唱这首歌。没有吉他,但是他还是决定要给她唱。歌声中有他俩的影子,也有他俩的故事。他超喜欢这首歌。

这次轻车熟路。尽管已是初冬,他还是在太阳高高的时候就到家了。他要去找她,妈妈拉住了他。

“燕儿她姥爷没了。”妈妈说。

“哦?!不是一直很硬朗吗?”他问。

“嗨,人年纪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呢。输了一个多月的液,今天上午走的。”妈妈告诉他。“丧事就在燕儿她家办。她现在守灵呢,你去合适吗?”

“这有什么呀?我找她说句话就回来。”他还是要去。“歌是唱不成了。”他想。

“不好。你明天跟我去吊个纸吧。”村里乡亲都是这样,这是传统。见到妈妈真的认真了。他只好作罢。

燕儿的姥爷是位极受人敬重的老人。他是解放前的知识分子。据说在清末考取过功名,给县太爷做了几个月文书。后来世道乱,辞官回家避祸。可是,抗战时期被本地有名的土匪头子劫去当不知道什么的官。他不肯合作,胡乱干了几天就逃了回来。至此不再为任何人服务。曾经有几十亩地,后来交公并分给农民。后半辈子只靠自己的三个农民女儿生活。他的才华是很高的。擅长毛笔字,但从来不写简体字。他说简体字不好,破坏了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的结构和美感。周围村子里凡是有该起名的孩子,都到他这里来求个字。他不会算卦,不研究易经。只是问问家谱,就顺手写下几个常人想不到的字让孩子的爸爸去挑选。从不收钱。他和古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爱儒学,满心向善,也讲宿命因果,但极其讨厌和尚道士。

他是个极爱干净的人。他至老都是自己洗衣服,从不用其他人。平时剃光头,脑门极亮,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个整天吃咸菜的老人。不短不长的山羊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洗过无数次的衣服,尽管补丁累累,却从来不褶,不脏。白色的袜子,黑色的布鞋,不沾一点尘土。走路时腰从来都是直的。行起来不快不慢,却是有板有眼。见到行人,无论男女老少,从来都是微笑有礼。据说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形象。

直到去年春节,村大队部和小学的对联还都是他写的。在村子里甚至乡里,凡是有公益的文化事业找他帮忙的,他一概不拒绝。但从没接受或索要过财物。尽管没有任何公职,但仍然阻挡不了他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特殊时期时期县里给乡里和村里下发通知,点名要求批斗他。但是,没有人执行。县里下派工作组到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