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许昌城内可有什么比较好的铁匠铺,他想打造几把别样的兵刃。
这曹六一听,只道是这二公子跟典家几个小子练了一个上午的武艺,武痴又发了,想了想,对曹彰说道:“二公子,若是普通兵刃的话,许昌城内随便找一家铁匠铺就能帮你打造一些,不是我吹的,中原地带,工匠手艺最好的大都在许昌了!但是二公子若是想打造一些特别的,我只知道一人,或许能帮到二公子,就是大人手下的司空府掾——郑浑!”
“郑浑?!”曹彰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呆住了,中国冶金冶铁发展历史上汉代的郑麻与郑浑可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啊!
管家曹六叔见到曹彰呆着,以为曹彰没听说过郑浑这个人,就又说了句:“就是去年曹大人与江东孙策,徐州吕布讨伐逆贼袁术之役后,在安顿寿春时,招揽来的其人,其祖上是以打造兵器出身,据说他的手艺也是很不错,只不过郑浑其人清廉正直,刚正不阿,也不一定会给二公子你打造兵器!但是,试试无妨吧!”
曹彰又怎么会不知道郑浑呢?原以为他是在建安后期才在历史上露面的,没想到他现在就已经在自己老爹曹操的麾下了。
说到郑浑,许多YY的三国小说中都提到过这个人,不过都只是将他以工匠、铁匠这个身份来安排角色的,但是历史上的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三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以工匠身份被记入史册的人,别人一说到三国时期的发明家、工匠就只知道马钧,其实这个三国时期中国最伟大的机械发明家的真实身份则是郑浑的弟子。可是,当时的史学家把郑浑的历史功绩全部都归功于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百姓生活的治理措施上,完全忽视了郑浑在金属冶炼技术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三国志对此人的记载也是局限于他的政治功绩。可见郑浑此人在政治与农业发展上的能力也是非常高的。
这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汉末黄巾之乱起后,避乱到淮南,由于家传的锻造之术技艺精湛,受到袁术敬重。但他看袁术难成大事,不愿与袁术之流相合,就溜走了。后来曹操听说他忠厚而有才,就“召为掾”。之后因为为官清廉,又得到曹操的信任,被调到曹操身边当幕僚。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郑浑历任下蔡县令、邵陵县令、上党太守、京兆尹、将作大匠等职。在任期间一直清廉为公,魏明帝曾经颁诏称颂。郑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植树造林,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表彰。郑浑为官清廉,虽身居高位,“妻子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