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二更)(3 / 22)

大明神探1546 兴霸天 21431 字 16天前

但同样也补录进来了不少监生。

想想也知道,后世是互联网时代,招生信息一查,条件清清楚楚,现在的国子监补录学子,不可能宣扬四方,要去监内报名,才能去应试。

能知道这个消息的,都不是简单的人士。

就这点,海玥也大概明白,严嵩是怎么淘汰掉监生,还能安抚住各方的了。

换了一种方式举荐,既整顿了内部的歪风邪气,对外又更显公平公正,让人挑不出理来。

手段高啊!

关键是严世蕃还把黑锅扣在现任的国子监祭酒头上,他倒是不相信,严嵩在位时,没有利好京师士子。

严世蕃眼见海玥眼神有异,还以为他是为了这个机会感到欣喜,微笑道:“海兄,五日后会有新一批淘汰的名单出来,约有十位,当天补录报名,报名限制百人,人满后即刻开考,当场取录……”

“多谢。”

海玥道:“我会提前去国子监门口等待。”

第2/2页)

严世蕃关切地道:“海兄还有两位友人吧?每月都有数额,大致都在十人之数,以三位的真才实学,势必能得偿所愿,得入国子监!”

“承严兄吉言。”

海玥拱手。

严世蕃眼珠转了转,又补充道:“不过此事还有一个小小的阻碍……”

海玥道:“愿闻其详。”

严世蕃轻叹:“两广之地终究不比中原,岁贡名额少之又少,家严在任时便力排众议,增加了人数,可许祭酒继任后,却又将岁贡变了回去!”

按照制度,国子监的贡生一般分为岁贡、选贡、副贡、优贡,细说起来挺复杂,但大体上,就是地方学政定期从府、州、县学的生员中按资历与成绩选拔,国子监祭酒的喜恶,都相当程度决定各地的名额。

毫无疑问,对待岭南学子的态度,两任祭酒就有些小差别。

如今的国子监祭酒叫许诰,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者,弘治十二年的进士,也曾反抗过刘瑾阉党乱政,一年多前接替严嵩的职务。

众所周知,前任干得太好,会给现任极大的压力,不是谁都有萧规曹随的气量的,许诰就想要消除严嵩留下的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风。

但无论是在国子监内部,还是士林的风评上,他都逊色了严嵩许多,自然而然的,前后两任的关系就有些龃龉。

当然严世蕃不会这么说,而是特意挑出了岭南的岁贡名额,那任何一个出身当地的人,都不会舒服,同时也难免有所紧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