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外敌制造事端炮轰营地,某地守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三省沦陷,三千万同胞陷入苦难。”】
【画面闪过:燃烧的村庄、被刺刀挑起的婴儿、跪在铁轨旁的亡国奴。”】
《高山下的花环》世界
梁三喜的拳头“砰”地砸在训练场上的弹药箱,震得步枪刺刀嗡嗡作响。
这个腰间挂着淮海战役伤疤的老兵,盯着屏幕上跪地求饶的百姓,喉结滚动着骂出脏话:“狗日的!当年咱山东也遭过这罪...血债必须血还!”
他的山东口音裹着粗气,拇指狠狠摩挲着子弹带扣——那里刻着1943年反扫荡时牺牲的战友名字。
赵蒙生的钢笔“咔嗒”掉在“不抵抗”三字上,墨水在纸上晕成血斑。
这个在燕京大学参加过抗日游行的青年,此刻用颤抖的手指抠进掌心:“三千万同胞...这是刻在骨头上的耻辱!”
他突然抓起望远镜砸向树干,镜片迸裂声里混着压抑的怒吼。
靳开来扯开领口的粗布纽扣,露出锁骨下被鬼子刺刀划伤的疤:“不抵抗?老子当年在中条山亲眼看见鬼子用百姓练刺刀!”
他踢翻脚边的水壶,转头冲新兵吼:“都给老子记住!枪杆子软了,老百姓就得遭罪!”
雷军长的吉普车猛地刹在土坡上,老将军盯着屏幕里的燃烧村庄,突然摘下军帽——露出头顶那道1937年被弹片划伤的疤。
他腰间的勃朗宁被攥得发烫,沙哑的声音像砂纸擦过枪管:“当年老子用汉阳造追着鬼子跑了三里地...现在要是有光幕里的装备...”
金小柱的压缩饼干掉在雪地上,少年攥紧步枪护木,指节泛青:“连长,我爷爷说他被鬼子绑去挖煤,每天只给一个窝头...”
他睫毛上的霜花簌簌掉落,没注意梁三喜悄悄用袖口抹了把脸。
《横空出世》世界
冯石将军的钢盔“当啷”砸在核爆沙盘上,震落“罗布泊”三个字的沙粒。
这个在境外战场咬碎过冻土豆的老将,盯着屏幕里的刺刀挑婴画面,突然转身背对众人——宽厚的肩膀剧烈起伏,钢盔沿儿滴下的不知是汗还是泪。
陆光达的眼镜滑到鼻尖,手指在裤腿上划出深深的粉笔印。
普林斯顿的博士此刻浑身发抖,镜片反光里映着“亡国奴”字样:“李工...把1931年的核物理研究数据调出来...我们被卡脖子的日子,不该再来第二回。”
李一凡的搪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