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死地(感谢盟主秋凉瑾言)(1 / 4)

创业在晚唐 痴人陈 3976 字 15天前

鲜于岳抿了一口酒,平淡地说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朝廷的援军已过南郑,最晚正月初便可至成都。”

赵怀安皱眉,这不应该是个好消息吗?怎么鲜于岳语气反而这么惆怅?

忽然,他想到那一日王铎和自己说的,节度使牛丛可能要倒的事,忙问了一句:

“节度使要换了?”

鲜于岳叹了一口气,将酒杯顿在了案几上,萧索道:

“白术水一战,节度使牛丛再无希望,被撤换是迟早的事,可偏偏领军出征的是高骈高使相,这就麻烦了。”

赵怀安不认识什么高骈,只是听鲜于岳在那介绍,然后他就按照自己理解提炼了三个点。

一个就是此君是名将之后,是南平郡王高崇文的孙子。

而一说到这个高崇文,鲜于岳这个本地土豪是颇为推崇的,因为正是此君在当年平定了刘辟之乱,能对成都秋毫不犯,称一句名将不为过。

二个就是此君世为神策军将,与中尉宦官们的联系很深,换言之,这高骈在中央有人,是个背景通天的大手子。

三个就是此君军功卓著,十年前,南诏侵安南,正是此君领兵南下收复安南,之后更是凭借此功在今年宣麻拜相,授同平章事,一跃而为使相。

可以说,这样一位朝廷大佬入援成都,鲜于岳是又喜又忧。

虽然老岳没说为何?但谙熟人事的赵怀安,马上就明白原由了。

像鲜于岳这样的本土世家子弟,那既怕节度使是个废物,也怕节度使是个精明强干的。

而像高骈这样的朝廷使相,一旦到了成都,基本上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和他制衡,直接就有掀桌子的能力。

可以这么说,一旦高骈来成都,那就是三巨头时代的落幕。

赵怀安给鲜于岳斟上酒,劝了一句:

“老岳,也无需多忧,如高使相那样的人物又能在成都留多久呢?终究还是要回长安的。”

鲜于岳将酒一饮而尽,叹了一口气:

“二弟,你不了解个中关系,那就是咱们现在的节度使是中尉大珰田令孜的人,而那高骈高使君则与田令孜有旧怨,一旦他为节度使,必然要清理牛使君的旧人。”

而说到旧人的时候,鲜于岳直接就看向了赵怀安。

赵怀安指了指自己,哂笑:

“老岳,我算哪门子节度使旧人,就一底层粗汉,那牛使君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现在连个县署幕府都进不去的,也配叫高使君报复吗?大兄,你可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