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慕容来使(4)(1 / 7)

“诸卿意下如何?”

楚凌没有表态,看向殿内诸臣道。

这次北虏派遣使团来,楚凌可不觉得慕容真是想跟大虞联姻以修复两国关系的,要真是想这样做,所派使团就不会停留在拓武城,这摆明就是想试探大虞,更准确的来讲,是试探他这位大虞皇帝。

大虞太皇太后的薨逝,使得大虞迎来一次大变,位处中枢之上的至高皇权,平稳过渡到自己手里。

站在对手国的角度,两朝有着血海深仇,肯定是会想方设法的试探的,以此探明对手国内部怎样。

对于这件事,楚凌想的很多。

但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

与大虞毗邻的北虏慕容,是如何这么快的就得知这些的?

是。

大虞太皇太后薨逝已过去一段时日,从大虞国都传递到所辖各地是够了,但北疆各处是何等戒备森严啊,关键是以征北大将军李鹰为首的在北戍边将校,一个个对北虏是严防死守的。

如此对大虞不利的消息,站在官方层面来讲,是尽可能多的向后去推延,以避免敌国得知此等消息,对大虞造成不利威胁。

可结果呢?

北虏慕容派使团来了,使团还待在拓武城,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北虏得知了这一消息。

考虑到北虏国都所在,距拓武山脉有千里之遥的距离,也就是说,北虏高层是在这之前就得知了消息。

那北虏高层是如何知晓的?

是派来大虞的暗桩?

是大虞内部的蛀虫?

作为大虞皇帝的楚凌,必须要将这些考虑清楚,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必须尽快揪出来才行,但要是后者的话,这可就麻烦了。

而最让楚凌担心的是两者勾结到一起,这才是最为棘手的!!

国与国之间的对抗与争锋,可从来不局限于正面战场上,诸如政治、经济、文化层面都是会有碰撞的。

而这还是表面上的,真正碰撞最激烈的,其实是隐秘战线上的博弈,如果不能占据主动的话,可能对手还没有出招呢,己部就已落了下风了。

这对一个王朝而言是极其危险的。

“陛下,臣以为武安驸马之言,有损大虞国威。”在楚凌思量之际,礼部尚书熊严上前作揖道。

“北虏使团这次前来,是以两国联姻之名,继而修复两国关系过来的,不管两国之前有何等深仇大恨,在这一层面上的会晤,我朝必须要拿出该有的气量与胸襟才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