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但是各种各样的想法却不可避免开始酝酿起来。
在当天晚上,大明各地的酒楼、茶馆、戏院里面,以及很多人家的私人院落里面,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这件事情。
不同身份的人,关注点的点自然也不一样,对这份诏书的态度也不太一样。
礼部尚书作为提议制定建筑规范的当事人,看到通政司转来的电报圣旨内容之后,有些遗憾同时也很多的不解。
但是在衙门干活的时候,没有直接发表什么评论。
等到下午放衙之后,才在自己的家中,跟到访的友人一起讨论这件事情,其中就有撺掇礼部尚书上奏章的人。
“圣上的旨意真的出人意料啊,楼房最高只能建到十五层五十米,而且必须建在城外。”
“关键是没有功名的百姓,最高只能建六层二十米的楼。如果没有爵位,最高只能建到九层三十米。”
“为什么啊?咱们圣上是在世鲁班,对工程建设方面的事情最为熟稔,肯定知道现在建设百米高楼也没有难度吧?”
“十几年前建的北苑新宫,都有宫殿的高度超过一百米了,现在开始规划的功勋楼要直接建到两百米呢。”
“由此可见,圣上真的不喜欢高楼,如果不是现在民间已经有了很多六层楼,可能会限制的更低。”
第2/2页)
“圣上对民间的吃穿用度之类的管束向来宽容,为什么唯独对高楼的限制的如此严格呢?”
“现在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圣上以前专门做出的规定,基本都有深意的,也许再过二十年大家就明白了。”
关注礼仪、制度的官僚们,对这份规定都不是很满意,关键是不理解朱简烜的意图。
一群人摇头晃脑的叹息念叨了好久,最后也只能带着十二分的不解先接受现实,然后准备慢慢观察等待结果显现。
另一边,在杭州府的一间酒楼里面,一群本地的房地产商人,首先注意到了另一件事情:
“大家注意到没有,圣上的诏书好像专门限制了,以后不允许将上下楼层分开卖……
“这什么意思?以前有人这么卖过房子吗?房子还能这么卖吗?”
周围的地产商人都是茫然而又惊愕,然而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了。
“圣上不只是在世鲁班,简直也是在世商圣啊,我们以前怎么没想楼房可以分层卖呢!”
“以前只能盖好一栋楼卖给一个人,但是能够买得起整栋楼的人太少了,分层销售之后就能有更多的用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