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雨花故台(2 / 3)

压缩至新秦淮河以北。

这逐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随着部队后撤导致战线的破绽越来越大,破绽越大阵地侧面就越容易被樱花陆军迂回,防止被迂回产生更大溃败,战斗力参差不齐的东煌军队只能继续向后撤退。

几乎是在两周时间里,城南战事就恶化到:南城外围只剩一个雨花台的地步。

经过加强后的第九师面对的则是樱花老牌甲种师团第六师团与由之前守备京都的第16师团新扩编而来的第一一六师团,值得一提的是原装的第十六师团则在城东中山门作战。

不过好消息是:对方的第三特遣军还一时半会打不穿有内城城墙加护的城南秦淮河防线,并且雨花台这个中华门外围重要阵地还一直没有丢失,可以与相隔不远的中华门守军形成钳制。

雨花台上那位新任师长,仿佛是下了赌咒誓要将自己变成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同樱花陆军不死不休!

但这种牵制的把戏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大的战略方针还是梯次弹性防御,撤离是大家并不愿意看到,却不得不照做的命令。

守军们唯一的意义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为了能够给城里疏散平民、布置巷战战场争取更多的时间,从微观来说显然那1.3万余守军固守雨花台的结局一定是悲凉的,不过正是感谢那段时期有无数个1.3万英勇的战士,才让更多身处绝境、一无所有的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对于杀身成仁,雨花台上的指挥官这并没有什么所谓,那位师长想的不是怎么活下去,而是以血肉献身国家。

进入十二月份开始,天京城东线的钟山、紫荆山阵地全部丢失,两军的战斗烈度明显较之前有所上升,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在战斗。

十二月六日,雨花台北部阵地失陷,雨花台与中华门之间的联系樱花陆军被完全切断,整个雨花台成为一片孤岛。

随后为了稳定军心军令部将原西南方面军第九师改扩为第九军,擢原第九师少将师长周墨为中将军长,自军长以下全军官兵各升一级,营级以上军官多升一级职位……

但周墨中将为了避免编制改变带来的混乱,将军令部的一纸电令给压下了。

可能是察觉到已经是身死之时了,十二月十日夜,当对方在积蓄力量准备决战时,这位炮兵、工程兵专业的师长命令还活着的工兵将剩余炸药根据他所绘制的爆破草图,布设在阵地各个角落,并派遣他的副手带领45旅进攻雨花台北部山脚失陷阵地,给对方照成主阵守军“弹尽粮绝、狗急跳墙”的假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