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师之前,就先在宣府练兵,再加上之前解救了那些勋贵,又刻意地亲厚武臣,而借此来,向天下人表明了他与朱祁钰对待大明的武臣那种并不尽同的态度。
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使得大明的边镇诸军心向朱祁镇,而那石亨之所以会投向朱祁镇,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如今,燕京城内的文武大员之中,虽然有不少的文官对于朱祁镇这种与那朱祁钰烔然的态度感到了不满,可问题是,朱祁镇非是过去的朱祁镇。
如今,天子行事果敢杀伐决断一如太祖,英武刚烈,武略非凡肖似太宗的比喻常常为诸人所提起,而正是恰恰有了这个比喻才使得那些文官暂时只能把抱怨都咽在肚子里,毕竟,朱元璋和朱棣这二位一位是开国之祖,一位是威名赫赫的马上皇帝。这二位杀起大臣来,可是毫不手软的,可以说父子二人几乎是不分高下。
--------------------所以这些文武大臣们也不傻,至少朱祁镇又没有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错事,更没有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算是在那中南海建了一小幢的别墅,也没花国库的一两纹银,所以,他们这些大臣既然抓不住朱祁镇的任何痛脚,自然也只能干瞪眼。
毕竟身为臣下,你总不能无礼取闹说天子坐资不端,有损天家威仪,你喝茶的姿势不对,影响皇家形象,嗯,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大明的御史和给事中们还是能够做得出来的。
可对于朱祁镇这位脸皮厚实如城墙的天子来说,这样的攻击,能有什么样,连蚊子都不屑为这样的小节多煽一下翅膀,朱祁镇自然也不会为了这个多翻一回白眼,用最朴实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小屁孩子在那里拿玩具枪在那呯呯呯,你总不能一大飞腿把他给踹进泥坑然后毒打一顿吧?
朱祁镇不理会,甚至不生气,这让那些想要拿庭杖啊、怒颜直谏啊,以头撞龙庭来刷自家声望的臣子都不禁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之感。
可也不敢往大里弄,毕竟,石亨之类的助其夺位的功臣就因为勾心斗角,直接被朱祁镇勒令闭门思过,之后又被发配往辽东,所以,这些大臣们很清楚,小打小闹可以,可谁也不想拿自己的前途来开玩笑,要是给葬送掉了,那到时候可没后悔药卖的。
而正这一段时期的朝庭的相对平静,而朱祁镇看似贬谪的将石亨发配往辽东,带上了两三万人马过去,才没有引起朝庭大臣们的警觉和反对。
而朱祁镇当然不想还没有对朝鲜动兵,朝庭里边就乱成了一锅粥,所以,朱祁镇才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