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悬念终揭晓(4 / 6)

星光时代 忧郁的青蛙 5026 字 2021-06-18

对于“中国功夫”而言,国际上除了李小龙,没有比李连杰和成龙更具有代表姓的“符号”了,但如何将这两个符号放到一部电影中,颇费思量。角色的正邪、故事的时代、对于“中国功夫”的代表姓、交手的时机、场合、招数等等,都得考虑清楚。显然这部影片的导演对香港功夫电影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不然拍不出这样的感觉。

尽管《功夫之王》汇集了华语影坛的两大功夫巨星,但马天华最初并不看好这部影片,因为投资者是好莱坞的片商,说白了这部影片就是作为一部面向海外的“功夫爱好者”们拍的娱乐片。

这些自称中国功夫电影爱好者的粉丝,基本不区分武侠与功夫,也不区分飞檐走壁与拳拳到肉,“佛山无影脚”与“如来神掌”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神奇…他们对中国带“打”的电影是如此的喜爱、而这种喜爱又是如此表面,以至于只要将有关中国“打”片的各种元素放在一起,他们就可以大声叫好。

这次放映中成龙和李连杰的精彩打斗确实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但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在马天华看来,这些喝彩基本都是跟着“瞎起哄”,就是那些资深的影评人,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动作真正好在什么地方。

这些老外糊里糊涂,但马天华心里却像明镜似的,片中打斗戏虽然无法和成龙、李连杰颠峰时期的表现相提并论,但看得出从演员自身,到设计动作的袁和平,再到统揽大局的导演,对这个问题都很敬业。

这样的动作设计水准,即便是放到香港,虽然称不上顶尖,但也能算是一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好莱坞电影。从周围这些老外观众的反应来看,影片根本没有必要这么精益求精,因为海外的影迷既难以在认识上真正体会到中国功夫的精深,又在感官上分不清银幕上拳脚的花招与敷衍。

影片拍出现在这样水准,与成龙、李连杰和袁和平这些人自然有很大的关系,但真正能够决定这部影片风格走向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位隐于幕后的导演。在观看试映的时候,马天华突然就对这部影片的导演林明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当马天华考虑着试映结束之后,是不是找个机会采访一下那位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的华裔巨星,片中一阵响彻如雷的马蹄声把马天华的注意力又重新拉回到了银幕上,画面中几位主角面前桌上的茶盏酒杯在轻微震颤的同时,马天华、樊云和李浩博三人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因为影片里那个终极悬念的谜底马上就要揭晓。

银幕上的画面一转,镜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