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礼部左侍郎张辅,赴湖广任布政使,兼领施州卫指挥使司,即日赴任。”
“臣,恭领圣谕,领旨谢恩。”
张玉将恩施土司的动乱平定之后,留下交趾宣慰司协同施州卫稳定地方,立即启程回京。
同时施州卫指挥使,因调度无方,指挥失策被一并押解回京,听候处置。
虽然恩施之乱,朱棣大有听之任之的意思,但从未给过旨意或者暗示。
施州卫指挥平定失策,导致动乱越来越大也是事实。
经过这次动乱,足见南方承平日久,很多内陆卫所已经开始荒惫,令朱棣很不满。
趁着这次平乱的机会,朱棣直接将恩施诸宣慰司撤了,将改土归流之策强势施行下去。
而张辅就是第一任流官,任湖广布政使。
同时朱棣直接将兵权也下放给他,施州卫听其调度。
这样一来,张辅可谓是这片土地上的土皇帝,军政一把抓,权力大的离谱。
朱棣敢这么干,一来是张玉、张辅父子忠心耿耿他信得过。
二来改土归流之策强势施行,在地方必然会遇到诸多阻力,
与其被诸多掣肘,让张辅忙于内耗,不如权力下放,让他能全心全意做事。
现在的施州,在朝廷的黄册上,已经被正式更名为恩施府,各宣慰司、安抚司改制州、县。
与张辅一同赴任的,有大量的流官,除了知府、知州、知县外,还有国子监、新书院派出‘实习’的吏官。
同时,紧邻恩施的荆州府、岳州府,各卫所借演武之名,向恩施州界频频调动。
很显然,一旦恩施再出现类似于土司作乱事件,这些卫所立即就能由演转战,迅速平定地方。
然而朱棣的这些动作,已经不关苏谨的事。
应天城外的码头边,苏谨正和诸人告别,身后躺着的是奄奄一息的童福山。
“先生,你敢打御史,回头我一定参你一本,县官打御史,开国以来第一槽啊...”
苏谨斜睨他一眼:“告去告去,小样的。”
说完还不忘纠正他一句:“御史挨县官揍,你可不是第一人,老子早在洪武年间就干过这事。”
童福山伸出个大拇指:“有些事?先生牛批!”
没心思再搭理他,苏谨转身看向齐源:“这次朝廷让你去倭国出使,足见对你的信任,要好好干,别坠了大明的威风。”
“是。”
齐源苦笑:“可下官从未去过倭国,